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案件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9页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概述第9-17页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相关概念第9-12页
  一、被害人概念第9-10页
  二、刑事被害人特征第10页
  三、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概念第10-11页
  四、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概念第11-12页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价值分析第12-17页
  一、维护司法公正第12-13页
  二、保障人权第13-14页
  三、平衡被告人与被害人的权利第14-15页
  四、构建和谐社会第15-17页
第二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现状第17-24页
 第一节 目前我国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的相关机制第17-18页
  一、立法现状第17-18页
  二、司法实践现状第18页
 第二节 我国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第18-21页
  一、保护范围过窄第18-19页
  二、保护方式不统一第19-20页
  三、保护措施乏力第20-21页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1-24页
  一、重刑轻民的传统思想第21-22页
  二、重国家轻个人第22-24页
第三章 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域外考察第24-29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第24-26页
  一、英国第24-25页
  二、美国第25-26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第26-28页
  一、法国第26-27页
  二、德国第27-28页
 第三节 域外国家刑事案件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制度评价第28-29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障机制的完善第29-37页
 第一节 应遵循的原则第29-30页
  一、切实保护刑事被害人人权的原则第29页
  二、效率原则第29-30页
  三、法制统一原则第30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障机制的具体建议第30-37页
  一、扩大现行保护范围第30-31页
  二、统一法律适用,统一保护方式第31-32页
  三、在刑事案件侦查、起诉阶段建立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制度第32-33页
  四、建立附带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第33-34页
  五、突破先刑后民制约,给予被害人程序选择权第34页
  六、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第34-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后记第40-4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为印度历史塑型:V·S·奈保尔的印度形象书写--以“印度三部曲”为例
下一篇: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性质、功能及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