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提升路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8-19页 |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第一节 普惠金融的内涵与价值 | 第19-21页 |
|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 | 第19-20页 |
| 二、普惠金融的价值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普惠金融实施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22页 |
| 二、金融发展理论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恩施州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与模式 | 第24-31页 |
| 第一节 恩施州普惠金融发展分析的依据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恩施州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 | 第25-31页 |
| 一、政策支撑型模式 | 第25-27页 |
| 二、财税扶持型模式 | 第27-28页 |
| 三、市场主导型模式 | 第28-31页 |
| 第三章 恩施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 第31-40页 |
| 第一节 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31-33页 |
| 一、测度方法 | 第31页 |
| 二、指标体系 | 第31-33页 |
| 第二节 利用熵权法进行评价的基本思想与过程 | 第33-36页 |
| 一、通过熵权法进行评价的基本思想 | 第33-35页 |
| 二、运用熵权法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过程 | 第35-36页 |
| 第三节 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 一、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分析 | 第37页 |
| 二、服务可得性子系统分析 | 第37-38页 |
| 三、普惠金融服务渗透性分析 | 第38-39页 |
| 四、普惠金融服务增值性分析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40-44页 |
| 一、东亚国家以协会为主体发展普惠金融 | 第40-41页 |
| 二、通过金融衍生制度创新发展普惠金融 | 第41-43页 |
| 三、拓展普惠金融文化发展普惠金融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提升恩施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路径 | 第44-50页 |
| 第一节 优化金融服务可得路径 | 第44-45页 |
| 一、着力重视区域贸易发展 | 第44-45页 |
| 二、大力提升地区教育水平 | 第45页 |
| 第二节 拓展金融服务多元化渗透渠道 | 第45-47页 |
| 一、扩大规模完善金融服务 | 第45-46页 |
| 二、转变信贷方式盘活资源 | 第46-47页 |
| 第三节 提升区域金融服务增值水平 | 第47-48页 |
| 一、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 第47页 |
| 二、开辟最优财富增值方式 | 第47-48页 |
| 第四节 全角度借鉴国内外发展的经验 | 第48-50页 |
| 一、强化农业协会的领导 | 第48页 |
| 二、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