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策略优化研究--以上海市部分高校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2-23页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第12-13页
        1.研究缘起第12-13页
        2.研究意义第13页
    (二) 研究综述第13-22页
        1.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2.体验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0页
        3.间接相关交叉研究简介第20-21页
        4.研究述评第21-22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2-23页
        1.研究思路第22页
        2.研究方法第22-23页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概述第23-31页
    (一) 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审视第23-26页
        1.爱国主义的意涵第23-24页
        2.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第24-26页
    (二) 体验教育的涵义第26-29页
        1.体验教育的阐释第26-27页
        2.体验的内涵第27-28页
        3.体验的教育效用第28-29页
    (三) 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逻辑及内涵第29-31页
        1.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内在逻辑第29-30页
        2.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释义第30-31页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理论基础第31-38页
    (一) 体验教育理论的渊源第31-33页
        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第31页
        2."经验主义"认识论第31-32页
        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第32-33页
    (二) 体验教育理论的初步形态第33-34页
        1."体验学习圈"的形成第33-34页
        2.学习迁移理论的提出第34页
    (三) 体验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第34-38页
        1.体验的生成第35页
        2.体验与情境密不可分第35页
        3.体验指导行为第35-36页
        4.强调反思与互动第36页
        5.提倡整体发展第36-38页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规范与流程第38-47页
    (一) 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一般规范第38-42页
        1.立足生活实际第38页
        2.注重情境设计与选择第38-39页
        3.亲历实践第39-40页
        4.谋求共鸣第40页
        5.适度引导第40-41页
        6.促进自我教育第41-42页
    (二) 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流程第42-47页
        1.前期规划与"定制"方案第42-43页
        2.情境中激发大学生体验第43-44页
        3.推动大学生的省思体悟第44-45页
        4.深化体验以提升爱国行为第45-47页
四、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实践第47-73页
    (一) 调查情况概述第47-52页
        1.调查架构与设计第47-48页
        2.调查问卷设计思路第48-49页
        3.调查对象选取第49-50页
        4.统计及分析说明第50页
        5.调查样本状况第50-52页
    (二) 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有益探索第52-58页
        1.遵循"知情意行"教育理念第52-53页
        2.强调总体目标的预设第53页
        3.认可体验的推动效果第53-54页
        4.注重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唤醒第54-57页
        5.重视情境的创设第57-58页
    (三) 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薄弱环节第58-65页
        1.目标导向层级不明确第58-59页
        2.体验情境创设形式化第59-60页
        3.忽视共鸣心理的启发第60-61页
        4.深层次体悟难以实现第61-63页
        5.主体间缺乏有效互动第63-64页
        6.忽视爱国素养的整体提升第64-65页
    (四) 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问题归因第65-73页
        1.内在原因第65-68页
        2.过程原因第68-70页
        3.外部原因第70-73页
五、优化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思路第73-93页
    (一) 制定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预期规划第73-76页
        1.以学生为本确定活动方案第73-74页
        2.引入目标管理机制第74-76页
    (二) 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特殊情境第76-80页
        1.创建爱国主义体验情境的操作要点第76-77页
        2.爱国主义体验情境的创设策略第77-80页
    (三) 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活动形式第80-85页
        1."抛锚"引导式第80页
        2.角色体验式第80-81页
        3.隐性熏染式第81-82页
        4.实践拓展式第82-84页
        5.探索历奇式第84-85页
    (四) 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交往对话第85-87页
        1.提升大学生的主动性第85页
        2.化解教育过程中的负向体验第85-86页
        3.引导个体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第86页
        4.重构爱国主义体验教育话语特性第86-87页
    (五) 整合多方爱国主义体验教育平台第87-93页
        1.推进校园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常态化第87-89页
        2.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加实践体验第89-90页
        3.构建政府、体验基地与高校"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第90页
        4.建立爱国主义体验教育的虚拟平台第90-93页
结语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附录一第99-102页
附录二第102-105页
附录三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中的缅甸因素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先进典型选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