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荷载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概况 | 第13-14页 |
1.2 桥梁荷载试验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1 国外荷载试验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荷载试验发展现状 | 第15页 |
1.3 桥梁荷载试验的概况 | 第15-17页 |
1.3.1 荷载试验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2 荷载试验的目的 | 第16页 |
1.3.3 荷载试验的任务 | 第16-17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桥梁设计及监控结果概况 | 第19-21页 |
2.1 工程设计概况 | 第19-20页 |
2.2 监控结果概况 | 第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桥梁荷载试验理论与方法 | 第21-28页 |
3.1 静载试验 | 第21-24页 |
3.1.1 测试截面和工况选取 | 第21页 |
3.1.2 荷载试验的测点布置 | 第21-22页 |
3.1.3 加载方式选取 | 第22页 |
3.1.4 静载试验效率 | 第22-23页 |
3.1.5 确定加载方案 | 第23-24页 |
3.2 动载试验 | 第24-27页 |
3.2.1 桥梁自振特性参数 | 第24-25页 |
3.2.2 自振特性的试验方法 | 第25页 |
3.2.3 动力反应的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3.2.4 冲击系数 | 第26页 |
3.2.5 荷载效率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桥梁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28-48页 |
4.1 主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28-34页 |
4.1.1 材料参数 | 第28页 |
4.1.2 单元划分 | 第28-29页 |
4.1.3 荷载试验工况 | 第29-34页 |
4.2 仿真分析结果 | 第34-47页 |
4.2.1 内力与位移 | 第34-40页 |
4.2.2 应力结果 | 第40-46页 |
4.2.3 自振特性结果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荷载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48-85页 |
5.1 静载试验 | 第48-56页 |
5.1.1 确定测试截面和工况 | 第48页 |
5.1.2 确定加载位置 | 第48-51页 |
5.1.3 确定测点布置 | 第51-54页 |
5.1.4 加载信息与荷载效率 | 第54-56页 |
5.2 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74页 |
5.2.1 应变测试结果分析 | 第56-68页 |
5.2.2 挠度测试结果分析 | 第68-74页 |
5.3 动载试验 | 第74-76页 |
5.3.1 自振特性试验 | 第74-75页 |
5.3.2 动力反应试验 | 第75-76页 |
5.3.3 试验荷载 | 第76页 |
5.4 动载试验结果分析 | 第76-84页 |
5.4.1 自振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5.4.2 动力反应试验结果分析 | 第78-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85-89页 |
6.1 结构状态反演 | 第85-87页 |
6.1.1 系统相似准则 | 第85页 |
6.1.2 基于结构状态反演的模型修正 | 第85-86页 |
6.1.3 成桥阶段综合模态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86-87页 |
6.2 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89-91页 |
7.1 结论 | 第89-90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论文成果 | 第96-9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