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网络及交换机优化方案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5-16页
第二章 自动化系统典型方案及存在问题第16-24页
    2.1 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网络结构第16-19页
        2.1.1 站控层第17页
        2.1.2 间隔层第17页
        2.1.3 过程层第17页
        2.1.4 站控层网络第17页
        2.1.5 过程层网络第17页
        2.1.6 安全分区要求第17-18页
        2.1.7 网络通信方式第18-19页
    2.2 自动化系统典型组网方案第19-21页
    2.3 存在问题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组网方式分析及交换机选择第24-39页
    3.1 网络拓扑结构比较第24-29页
        3.1.1 星形网络故障率分析第25页
        3.1.2 环型网络故障率分析第25-26页
        3.1.3 网络延时类别第26-27页
        3.1.4 星型网络和环型延时分析第27-28页
        3.1.5 网络拓扑结构结论第28-29页
    3.2 组网方式分析比较第29-33页
        3.2.1 保护直采直跳与GOOSE、SV单独组网方案第29页
        3.2.2 保护直采直跳与SV、GOOSE共网方案第29-30页
        3.2.3 保护直采网跳与SV直接采样、GOOSE单独组网方案第30-31页
        3.2.4 SV、GOOSE和IEEE1588标准对时三网合一方案第31-32页
        3.2.5 混合组网方案第32-33页
        3.2.6 组网方式结论第33页
    3.3 新一代智能交换机技术第33-36页
        3.3.1 交换机功能选择第33-34页
        3.3.2 交换机配置策略第34-35页
        3.3.3 交换机配置方案结论第35-36页
    3.4 流量控制方式分析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铁雄变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网络及交换机方案第39-60页
    4.1 铁雄变站内设备配置第39-41页
        4.1.1 一次系统概况第39页
        4.1.2 站控层设备配置概况第39-40页
        4.1.3 间隔层设备配置概况第40页
        4.1.4 过程层设备配置概况第40-41页
    4.2 铁雄变站控层网络设计方案第41-45页
        4.2.1 站控层网络负载及流量分析第41-42页
        4.2.2 站控层网络通信速率选择第42页
        4.2.3 站控层网络配置原则第42页
        4.2.4 站控层网络组网方案第42-45页
    4.3 站控层网络交换机配置方案第45-47页
        4.3.1 站控层交换机配置方案第45-46页
        4.3.2 站控层交换机组屏方案第46-47页
    4.4 铁雄变过程层网络设计方案第47-54页
        4.4.1 过程层网络流量计算第47-48页
        4.4.2 过程层网络的流量分析第48-51页
        4.4.3 过程层网络通信速率分析第51页
        4.4.4 过程层网络配置原则第51页
        4.4.5 过程层网络组网方案第51-54页
    4.5 过程层交换机配置方案第54-58页
        4.5.1 220kV系统过程层交换机配置方案第54-55页
        4.5.2 110kV系统过程层交换机配置方案第55-57页
        4.5.3 交换机组屏方案第57-58页
    4.6 铁雄变自动化网络及交换机设计方案分析第58-59页
        4.6.1 网络性能分析第58-59页
        4.6.2 经济性分析第59页
    4.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结论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67-68页
附表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对我国交通运输业企业税负和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省级电力调度中心运行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