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厘定及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1.2.1 城镇化及公众参与概念厘定 | 第13-14页 |
1.2.2 信息行为的概念厘定 | 第14页 |
1.2.3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4-15页 |
1.2.4 公共政策理论和三圈理论 | 第15-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2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20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西部城镇化区别与东部城镇化的发展特色 | 第22-31页 |
2.1 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22-24页 |
2.1.1 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异分析 | 第22-23页 |
2.1.2 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异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2.2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色 | 第24-26页 |
2.2.1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探索 | 第24-25页 |
2.2.2 以四川省为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特色 | 第25-26页 |
2.3 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行为主体的演变 | 第26-29页 |
2.3.1 政府完全主导的城镇化进程 | 第26-28页 |
2.3.2 企业作为支撑的城镇化进程 | 第28页 |
2.3.3 公众参与共同推进的城镇化进程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公众参与现状及信息行为模式 | 第31-37页 |
3.1 四川省公众参与的现状描述 | 第31-32页 |
3.2 城镇化进程中公众参与的行为动机、方式及效果分析 | 第32-33页 |
3.3 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框架分析 | 第33-37页 |
3.3.1 以信息使用者为核心的行为模式 | 第33-34页 |
3.3.2 以信息过程为中心的行为模式 | 第34-35页 |
3.3.3 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框架分析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公众参与不同模式的信息行为分析 | 第37-51页 |
4.1 四川省一般制度性公众参与中的信息行为模式分析 | 第37-41页 |
4.1.1 四川省听证会制度——一般制度性公众参与 | 第37-38页 |
4.1.2 四川省听证会制度的三个阶段 | 第38-40页 |
4.1.3 四川省听证会制度中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模式 | 第40-41页 |
4.2 邻避冲突中的四川省公众网络参与的信息行为模式 | 第41-45页 |
4.2.1 什邡钼铜事件的案例背景及过程描述 | 第42-44页 |
4.2.2 钼铜事件中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模式 | 第44-45页 |
4.3 四川省开放-互动型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模式分析 | 第45-49页 |
4.3.1 大都市郊区被动城镇化——开放-互动型公众参与 | 第45-48页 |
4.3.1.1 开放的信息获取及参与渠道 | 第46-47页 |
4.3.1.2 互动的公众参与方式 | 第47-48页 |
4.3.2“温江模式”的突出特色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四川城镇化进程中公众参与信息行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1-60页 |
5.1 一般制度性公众参与中的信息行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1-55页 |
5.1.1 该问题分析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 第51-52页 |
5.1.2 听证会制度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2-55页 |
5.1.2.1 在信息接收行为阶段 | 第53-54页 |
5.1.2.2 在信息利用行为阶段 | 第54页 |
5.1.2.3 在信息交互行为阶段 | 第54-55页 |
5.2 邻避冲突中的公众参与信息行为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5-57页 |
5.2.1 钼铜事件中公众参与信息行为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55-56页 |
5.2.2 钼铜事件公众参与信息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5.3 开放-互动型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7-59页 |
5.3.1 该问题分析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 第57-58页 |
5.3.2“温江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模式的完善 | 第60-66页 |
6.1 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模式中关键因素提炼 | 第60-61页 |
6.1.1 文化因素影响 | 第60页 |
6.1.2 制度因素影响 | 第60-61页 |
6.1.3 平台因素影响 | 第61页 |
6.1.4 工具因素影响 | 第61页 |
6.2 公众参与的信息行为模式的完善 | 第61-66页 |
6.2.1 完善公众参与的信息需求行为体系 | 第61-63页 |
6.2.2 完善公众参与的信息查询行为体系 | 第63-64页 |
6.2.3 完善公众参与的信息接受、利用和查询行为体系 | 第64-6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