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山警戒区内船舶碰撞风险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碰撞风险模型分析 | 第15-20页 |
2.1 典型碰撞模型 | 第15-17页 |
2.2 COWI模型介绍 | 第17-20页 |
第3章 老铁山航路现状与分析 | 第20-39页 |
3.1 老铁山航路概况 | 第20-23页 |
3.2 老铁山海上交通状况调查 | 第23-37页 |
3.2.1 船舶交通量的历史变化 | 第23-24页 |
3.2.2 老铁山-渤海湾北部船舶习惯航路 | 第24-27页 |
3.2.3 老铁山-秦皇岛航路 | 第27-30页 |
3.2.4 老铁山-天津、京唐港区船舶习惯航路 | 第30-33页 |
3.2.5 分航通道水域 | 第33-37页 |
3.3 老铁山水道交通状况分析 | 第37页 |
3.4 老铁山水道交通事故分析 | 第37-39页 |
第4章 老铁山水道船舶碰撞概率计算 | 第39-52页 |
4.1 交通流的划分及研究区域选取 | 第39-42页 |
4.1.1 交通流划分 | 第39页 |
4.1.2 区域划分 | 第39-42页 |
4.2 水道内交通时态调查 | 第42-45页 |
4.2.1 船舶交通量 | 第42-43页 |
4.2.2 船舶速度分布 | 第43页 |
4.2.3 船舶横向分布 | 第43-45页 |
4.3 水道内船舶流量和船舶尺度 | 第45-46页 |
4.4 基于COWI模型碰撞概率计算 | 第46-51页 |
4.4.1 建立碰撞模型 | 第46页 |
4.4.2 建立老铁山警戒区船舶碰撞概率计算系统 | 第46-48页 |
4.4.3 老铁山警戒区碰撞概率计算结果 | 第48-49页 |
4.4.4 老铁山警戒区碰撞概率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4.5 模型验证 | 第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老铁山水道船舶碰撞后果评估 | 第52-66页 |
5.1 船舶碰撞事故后果等级划分 | 第52-53页 |
5.2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53-64页 |
5.2.1 多元回归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5.2.2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介绍 | 第54-56页 |
5.2.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56-58页 |
5.2.4 Logistic模型的建立 | 第58-63页 |
5.2.5 模型的整体评价 | 第63-64页 |
5.3 各级碰撞后果概率值 | 第64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老铁山水道船舶碰撞风险分析 | 第66-70页 |
6.1 船舶碰撞风险计算 | 第66-67页 |
6.2 船舶碰撞可接受风险标准确定与评价 | 第67-69页 |
6.3 船舶碰撞风险分析 | 第69-7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总结 | 第70-71页 |
7.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A 本文收集到的船舶事故汇总表 | 第77-83页 |
附录B 碰撞事故各级后果相对于小事故的发生概率表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