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模拟编码光编解码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相位展开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双频相位展开方法原理 | 第17-27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双频相位展开方法原理 | 第17-20页 |
2.3 双频相位展开方法适用范围 | 第20-23页 |
2.4 周期模拟编码光的周期选择 | 第23-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多周期模拟编码方法及其相位展开 | 第27-39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相移法及其展开 | 第27-32页 |
3.2.1 相移法 | 第27页 |
3.2.2 多周期余弦相移编码光及其相位展开 | 第27-32页 |
3.3 强度比法及其展开 | 第32-38页 |
3.3.1 强度比法 | 第32-33页 |
3.3.2 多周期梯形相移强度比编码光及其相位展开 | 第33-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测量系统的构建与实验 | 第39-55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测量系统的构建及标定 | 第39-44页 |
4.2.1 摄像机的标定 | 第41-43页 |
4.2.2 投影机的标定 | 第43-44页 |
4.3 实验与分析 | 第44-54页 |
4.3.1 平面实验 | 第45-49页 |
4.3.2 标准形状实验 | 第49-50页 |
4.3.3 复杂曲面实验 | 第50-52页 |
4.3.4 实际应用实验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