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2 西藏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13-14页 |
2.1 自然条件的限制 | 第13页 |
2.2 传统观念的束缚 | 第13-14页 |
2.3 自然灾害频发,草地退化加剧 | 第14页 |
3 西藏畜牧业发展困境的解决途径 | 第14-15页 |
3.1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 第14页 |
3.2 建立健全草产业体系 | 第14页 |
3.3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 | 第14-15页 |
4 西藏地区主要的牧草及农作物秸秆 | 第15页 |
5 青贮技术 | 第15-18页 |
5.1 混合青贮 | 第15-16页 |
5.2 农作物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 第16-17页 |
5.2.1 青稞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 | 第16页 |
5.2.2 小麦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 | 第16-17页 |
5.2.3 燕麦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 | 第17页 |
5.2.4 油菜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 | 第17页 |
5.3 农作物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的不足 | 第17页 |
5.4 提高青贮饲料蛋白质含量的有效途径 | 第17-18页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农作物秸秆、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 第21-49页 |
第一节 青稞秸秆、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 第21-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2.1 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分析 | 第24-26页 |
2.2 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分析 | 第26页 |
2.3 混合青贮饲料体外消化率测定 | 第26-27页 |
2.4 混合青贮饲料微生物组成分析 | 第27-28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小麦秸秆、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 第30-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2.1 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分析 | 第31-32页 |
2.2 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分析 | 第32-33页 |
2.3 混合青贮饲料体外消化率测定 | 第33页 |
2.4 混合青贮饲料微生物组成分析 | 第33-34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节 燕麦秸秆、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 第36-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2.1 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分析 | 第37-38页 |
2.2 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分析 | 第38-39页 |
2.3 混合青贮饲料体外消化率测定 | 第39-40页 |
2.4 混合青贮饲料微生物组成分析 | 第40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节 油菜秸秆、黑麦草与豆科牧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 第42-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2.1 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分析 | 第43-44页 |
2.2 混合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分析 | 第44-45页 |
2.3 混合青贮饲料体外消化率测定 | 第45-46页 |
2.4 混合青贮饲料微生物组成分析 | 第46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46-49页 |
第三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一、全文讨论 | 第49-51页 |
二、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