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生物质能源简介 | 第10-12页 |
1.1.1 生物质能源开发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2 生物质的分类及利用类型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对能源草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欧美国家对能源草的筛选及应用 | 第12-13页 |
1.2.2 中国对能源草的筛选及应用 | 第13-14页 |
1.2.3 目前开发利用能源草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 第14-15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田间农艺性状及生物质产量的比较研究 | 第17-32页 |
2.1 材料与实验点概况 | 第17-18页 |
2.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 第17-18页 |
2.1.2 试验点概况 | 第18页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1页 |
2.2.1 温室育苗 | 第18-19页 |
2.2.2 大田实验设计及种植 | 第19页 |
2.2.3 生长发育及越冬率 | 第19页 |
2.2.4 农艺性状 | 第19-20页 |
2.2.5 生物质产量 | 第20页 |
2.2.6 数据分析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0页 |
2.3.1 物候期及越冬率观测 | 第21-22页 |
2.3.2 农艺性状比较 | 第22-28页 |
2.3.3 生物质产量的测定 | 第28-30页 |
2.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化学成分、热值及灰分的比较研究 | 第32-4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3.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2页 |
3.1.2 主要试剂药品及试剂配制方法 | 第32-33页 |
3.1.3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3.2 化学成分检测 | 第33-35页 |
3.2.1 实验操作及步骤 | 第34-35页 |
3.3 热值检测 | 第35-36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3.4.1 各种能源草化学成分比较 | 第36-39页 |
3.4.2 各种能源草热值比较研究 | 第39-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宜能性状综合比较的优良能源草参试材料筛选 | 第43-5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4.1.1 化学成分检测 | 第43页 |
4.1.2 热值检测 | 第43页 |
4.1.3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4.2.1 各种能源草综纤维素理论乙醇产量及理论标煤产量 | 第43-45页 |
4.2.2 各种能源草性状主成分分析 | 第45-49页 |
4.2.3 各种能源草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 第49-51页 |
4.3 小结 | 第51-53页 |
全文总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