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超分子概述 | 第13页 |
1.2 环糊精自组装简介 | 第13-15页 |
1.2.1 环糊精的性质 | 第13-14页 |
1.2.2 基于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 | 第14页 |
1.2.3 环糊精与嵌段聚合物自组装机理 | 第14-15页 |
1.3 环糊精与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应用—囊泡 | 第15页 |
1.4 碱性蛋白酶 | 第15-16页 |
1.4.1 碱性蛋白酶简介 | 第15-16页 |
1.4.2 碱性蛋白酶的分类 | 第16页 |
1.4.3 碱性蛋白酶的性质 | 第16页 |
1.5 碱性蛋白酶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1 碱性蛋白酶在洗涤剂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2 碱性蛋白酶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1.6 碱性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7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8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2.1 实验所用的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2 主要利用的三嵌段聚合物的物理性质 | 第22页 |
2.3 蛋白酶酶活测定原理及计算公式 | 第22-23页 |
2.4 自组装操作步骤 | 第23页 |
2.5 材料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2.5.1 福林酚法测酶活 | 第23页 |
2.5.2 动态光散射法测量表征 | 第23页 |
2.5.3 红外光谱法表征 | 第23-24页 |
2.5.4 TEM表征 | 第24-25页 |
第三章 β-环糊精/F68自组装包裹碱性蛋白酶机理的研究 | 第25-3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研究自组装包裹的过程 | 第25-28页 |
3.2.1 β-环糊精/F68自组装包裹蛋白酶前后粒径的差异 | 第25-27页 |
3.2.2 自组装过程中粒径的变化 | 第27页 |
3.2.3 自组装过程中电位的变化 | 第27-28页 |
3.3 自组装前后红外光谱的比较 | 第28-30页 |
3.4 包合物TEM表征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不同碱性蛋白酶性质的研究 | 第33-45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不同碱性蛋白酶的酶活 | 第33-34页 |
4.3 不同碱性蛋白酶的粒径和Zeta电位比较 | 第34-39页 |
4.3.1 五种碱性蛋白酶的粒径比较 | 第34-36页 |
4.3.2 五种碱性蛋白酶的Zeta电位比较 | 第36-37页 |
4.3.3 固体酶经离心处理后上清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分布 | 第37-39页 |
4.4 三种液体碱性蛋白酶两两混合后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分布 | 第39-43页 |
4.4.1 三种液体碱性蛋白酶两两混合后的粒径分布 | 第39-40页 |
4.4.2 三种液体碱性蛋白酶两两混合后的Zeta电位分布 | 第40-42页 |
4.4.3 不同比例的液体碱性蛋白酶混合后的粒径和Zeta分布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不同碱性蛋白酶自组装包裹研究及其它因素对自组装包裹的影响 | 第45-55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碱性蛋白酶的自组装包裹 | 第45-49页 |
5.2.1 单一碱性蛋白酶的自组装包裹 | 第45-46页 |
5.2.2 混合碱性蛋白酶的自组装包裹 | 第46-49页 |
5.3 F68对自组装包裹的影响 | 第49-50页 |
5.4 不同三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包裹 | 第50-52页 |
5.4.1 L系列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包裹碱性蛋白酶 | 第50-51页 |
5.4.2 P系列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包裹碱性蛋白酶 | 第51-52页 |
5.4.3 F系列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包裹碱性蛋白酶 | 第52页 |
5.5 溶液的pH对自组装的影响 | 第52-54页 |
5.5.1 单一物质调节溶液的pH值对自组装的影响 | 第53页 |
5.5.2 两种物质调节溶液的pH值对自组装的影响 | 第53-5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5页 |
6.2 后续工作设想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