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16-17页 |
·协调发展的涵义 | 第16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涵义 | 第16-17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页 |
·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17-18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8页 |
·循环经济学 | 第18-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各种理论的特点分析 | 第19-20页 |
第3章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0-28页 |
·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0-2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0页 |
·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1-23页 |
·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熵值法 | 第24-25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测算模型 | 第25-28页 |
·协调发展度测算模型的选择 | 第25页 |
·变异系数协调发展度模型 | 第25-28页 |
第4章 京津冀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28-42页 |
·京津冀地区经济与环境概况 | 第28-30页 |
·经济系统概况 | 第28-29页 |
·环境系统概况 | 第29-30页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30-31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30-31页 |
·数据的整理 | 第31页 |
·京津冀地区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 第31-34页 |
·熵值法评价过程 | 第31-33页 |
·熵值法评价结果 | 第33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京津冀地区环境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 第34-38页 |
·熵值法评价过程 | 第34-36页 |
·熵值法评价结果 | 第3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京津冀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 第38-42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统计测算 | 第38-39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建议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