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介绍 | 第17-30页 |
·土壤样本制备和光谱采集 | 第17页 |
·异常样本的判定 | 第17-19页 |
·主成分得分图法 | 第18页 |
·马氏距离 | 第18-19页 |
·土壤光谱预处理方法 | 第19-21页 |
·常用预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小波阈值去噪 | 第20-21页 |
·建模方法 | 第21-24页 |
·多元线性回归 | 第22-23页 |
·偏最小二乘回归 | 第23-24页 |
·建模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 第24-28页 |
·间隔偏最小二乘法 | 第24-25页 |
·无信息变量消除结合连续投影算法 | 第25-26页 |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 | 第26页 |
·遗传算法 | 第26-27页 |
·蚁群优化算法 | 第27-28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28页 |
·建模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可见近红外全谱的土壤有机质检测 | 第30-41页 |
·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异常样本剔除 | 第31-33页 |
·样本集划分 | 第33-34页 |
·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34-39页 |
·常用预处理方法 | 第34-36页 |
·小波消噪预处理方法 | 第36-39页 |
·结果讨论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土壤有机质光谱特征波长选择 | 第41-55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间隔PLS选择特征波长 | 第43-48页 |
·iPLS | 第43-44页 |
·SiPLS | 第44-45页 |
·BiPLS | 第45-47页 |
·MWPLS | 第47-48页 |
·UVE-SPA选择特征波长 | 第48-50页 |
·CARS选择特征波长 | 第50-51页 |
·随机优化算法选择特征波长 | 第51-52页 |
·结果讨论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土壤有机质便携式检测仪器开发 | 第55-67页 |
·硬件集成设计 | 第55-57页 |
·软件实现 | 第57-64页 |
·波长选择软件 | 第57-61页 |
·土壤有机质含量光谱检测软件 | 第61-64页 |
·样本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研究总结 | 第67-68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