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江苏省南北地方政府间经济发展合作研究--以江阴—泰兴合作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6页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框架第17页
   ·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及相关理论概述第18-22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内涵第18-19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第18页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含义第18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含义第18-19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府际管理理论第19-22页
     ·府际管理理论提出的背景第19页
     ·府际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9-20页
     ·府际管理理论在本文的运用第20-22页
第3章 江苏省经济协调发展中南北地方政府间合作第22-31页
   ·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概况第22-24页
     ·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概况第22页
     ·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及特点第22-24页
   ·江苏省经济发展中南北地方政府间合作的依据第24-28页
     ·有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第24-26页
     ·有充足的内在利益动力第26页
     ·有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第26-28页
   ·江苏省经济发展中南北地方政府间合作取得的成效第28-29页
   ·江苏省经济发展中南北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困境第29-31页
     ·省级政府制定的政策欠科学第29页
     ·地方保护主义樊篱依然存在第29-30页
     ·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第30-31页
第4章 江阴-泰兴政府间经济发展合作的个案剖析第31-46页
   ·江阴和泰兴市概况第31-32页
     ·江阴市概况第31页
     ·泰兴市概况第31-32页
   ·江阴-泰兴政府间经济发展合作第32-35页
     ·江阴-泰兴政府间经济发展合作的缘起第32-34页
     ·江阴-泰兴经济发展合作的网络状协调体系第34页
     ·江阴-泰兴经济发展合作中的优势互补第34-35页
   ·江阴-泰兴政府间经济合作的载体——江阴黄桥工业园第35-46页
     ·江阴黄桥工业园概况第35-36页
     ·江阴黄桥工业园的发展历程第36-39页
     ·江阴黄桥工业园的合作运营模式第39-42页
     ·江阴黄桥工业园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第42-43页
     ·江阴黄桥工业园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第43-46页
第5章 深化江苏省南北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合作的路径探析第46-52页
   ·深化江苏省南北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合作的基本思路第46-48页
     ·市县政府与省级政府互话第47页
     ·市县政府与企业互话第47页
     ·市县政府之间互话第47-48页
   ·深化江苏省南北地方政府经济合作的具体路径第48-52页
     ·省级政府依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政策第48页
     ·营造南北地方政府经济合作的良好环境第48-49页
     ·构建立体的地方政府间合作平台第49页
     ·完善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第49-50页
     ·建立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第50-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结论第52-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 访谈提纲第57-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地区小学家长志工组织的研究--以屏东县A学校为例
下一篇: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路径研究--以建构政府责任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