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碰撞带现今地壳变形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成因的有限单元法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 ·GPS观测台站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台湾地区地质构造 | 第20-32页 |
| ·地质构造背景 | 第20-21页 |
| ·活断层分布 | 第21-22页 |
| ·地质构造分区 | 第22-25页 |
| ·地震活动性 | 第25-30页 |
| ·台湾地区GPS速度场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 | 第32-38页 |
| ·研究区域及其划分 | 第32页 |
| ·物质属性 | 第32-35页 |
| ·网格划分 | 第35页 |
| ·摩擦关系 | 第35-36页 |
| ·边界条件的选定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计算结果 | 第38-48页 |
| ·优化及其结果 | 第38-39页 |
| ·计算给出的台湾地区速度场 | 第39-41页 |
| ·计算所得纵谷断层滑移特征 | 第41-42页 |
| ·台湾地区应变率场 | 第42-46页 |
| ·台湾地区最大剪应变率场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问题讨论 | 第48-54页 |
| ·计算所得速度场与GPS观测结果的对比 | 第48-50页 |
| ·摩擦系数对速度场的影响 | 第50-5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初步结论 | 第54-55页 |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