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论文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甲醇制烯烃技术 | 第14-16页 |
·催化裂解催化剂 | 第16-23页 |
·分子筛催化剂 | 第17-19页 |
·ZSM-5分子筛改性 | 第19-23页 |
·催化裂解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 第23-29页 |
·催化裂解反应机理 | 第23-28页 |
·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 | 第28-29页 |
·烯烃裂解工艺 | 第29-33页 |
·ACRO/KBR公司的Superflex工艺 | 第30页 |
·Lurgi公司的Propylur工艺 | 第30-31页 |
·Mobil公司的MOI工艺 | 第31页 |
·UOP/ATOFINA公司的OCP工艺 | 第31页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OCC工艺 | 第31-33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33-41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33-3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3页 |
·制备方法 | 第33-34页 |
·催化剂评价 | 第34-38页 |
·实验流程 | 第34-35页 |
·实验原料及气体 | 第35-36页 |
·实验前准备 | 第36页 |
·产物分析 | 第36-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8-41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8-39页 |
·N_2低温吸附 | 第39页 |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39页 |
·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第39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 第39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9页 |
·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 | 第39-40页 |
·吡啶吸附红外(Py-IR) | 第40-41页 |
第4章 磷改性对H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影响 | 第41-51页 |
·硅铝比对分子筛的影响 | 第41-44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1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1-43页 |
·催化剂性能 | 第43-44页 |
·磷含量对分子筛的影响 | 第44-51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4-45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5-49页 |
·催化剂性能 | 第49-51页 |
第5章 添加镍、铁对磷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影响 | 第51-66页 |
·镍含量对催化剂影响 | 第51-57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51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51-56页 |
·催化剂性能 | 第56-57页 |
·铁含量对催化剂影响 | 第57-66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57-58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58-62页 |
·催化剂性能 | 第62-66页 |
第6章 铁磷改性HZSM-5分子筛中磷含量对催化性能影响 | 第66-76页 |
·磷含量对铁磷改性HZSM-5催化剂影响 | 第66-71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66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66-70页 |
·催化剂性能 | 第70-71页 |
·反应条件影响 | 第71-76页 |
第7章 C_4、C_5烯烃催化裂解动力学 | 第76-92页 |
·2Fe/4P-50HZ催化性能 | 第76页 |
·动力学实验数据 | 第76-82页 |
·反应条件影响 | 第82-85页 |
·C_4、C_5烯烃催化裂解动力学模型 | 第85-9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86-87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87-88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88-92页 |
第8章 C_4、C_5烯烃催化裂解固定床反应器数学模型 | 第92-108页 |
·反应体系物性 | 第92-94页 |
·混合气体定压热容 | 第92页 |
·混合气体粘度 | 第92-93页 |
·混合气体导热系数 | 第93-94页 |
·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拟 | 第94-99页 |
·数学模型 | 第94-95页 |
·典型工况下的模拟结果 | 第95页 |
·操作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95-99页 |
·连续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拟 | 第99-108页 |
·数学模型 | 第100-101页 |
·典型工况下的模拟结果 | 第101-103页 |
·操作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8-111页 |
·硅铝比和磷改性对C_4烯烃催化裂解的影响 | 第108页 |
·浸渍镍、铁对C_4烯烃催化裂解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C_4、C_5烯烃催化裂解动力学 | 第109页 |
·固定床反应器数学模拟 | 第109-110页 |
·展望 | 第110-1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