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地面设备、试验场、发射场、航天基地论文--发射设施及发射试验研究论文--发射设施论文

井下发射过程燃气射流流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24页
     ·燃气射流数值模拟第14-19页
     ·误差分析第19-20页
     ·离散格式第20-22页
     ·湍流模型第22-23页
     ·复燃流场计算第23-24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25-28页
第2章 井下发射燃气射流流场理论模型研究第28-45页
   ·物理模型第28-43页
     ·流动控制方程第29-30页
     ·组分输运方程第30-31页
     ·离散格式第31-33页
     ·湍流模型第33-37页
     ·化学反应模型第37-40页
     ·动网格技术第40-43页
   ·计算方法第43-44页
     ·流场计算方法第43页
     ·火箭运动规律第43页
     ·计算收敛条件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组分输运模型对井下发射射流流场计算结果的影响第45-59页
   ·模型验证第45-47页
   ·仿真模型说明第47-49页
     ·计算域说明第47-48页
     ·边界条件第48-49页
     ·初始条件第49页
     ·算法说明第49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9-57页
     ·整体流动模式分析第49-50页
     ·两种工况对比分析第50-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离散格式对井下发射射流流场计算结果的影响第59-97页
   ·一阶精度下不同角度燃气射流对井内流动的影响第59-72页
     ·仿真模型第59-60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60-64页
     ·两种工况流动情况对比第64-71页
     ·本节总结第71-72页
   ·起始偏转角工况下离散格式对计算的影响第72-82页
     ·仿真模型第72页
     ·仿真云图对比第72-76页
     ·仿真数据对比第76-81页
     ·本节总结第81-82页
   ·10 度工况下各种离散格式对计算的影响第82-90页
     ·仿真模型第82页
     ·仿真云图对比第82-85页
     ·仿真数据对比第85-90页
     ·本节总结第90页
   ·使用 QUICK 格式后起始安装角工况和 10 度工况对比分析第90-94页
     ·仿真数据对比第91-94页
     ·本节小结第94页
   ·本章总结第94-97页
第5章 湍流模型对井下发射燃气射流流动计算结果的影响第97-106页
   ·仿真模型第97页
   ·三种湍流模型各参数云图对比第97-101页
     ·realizable-RNG 模型云图对比第97-99页
     ·RNG 与 sst 模型云图对比第99-101页
   ·仿真数据对比第101-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6章 复燃对井下发射燃气射流流场计算结果的影响第106-119页
   ·起始安装角度下复燃对流场的影响第106-113页
     ·计算模型第106页
     ·仿真云图对比第106-108页
     ·仿真数据对比第108-112页
     ·本节总结第112-113页
   ·10 度角度下复燃对流场的影响第113-117页
     ·计算模型第113页
     ·仿真云图对比第113-114页
     ·仿真数据对比第114-117页
     ·本节总结第117页
   ·本章总结第117-119页
第7章 实验与仿真计算分析第119-129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119-122页
     ·实验情况第119-120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120-122页
   ·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第122-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2页
   ·本文研究总结第129-130页
   ·本文创新点第130-131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44-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箭发动机尾焰注水降温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液体多模态晃动柔性航天器姿态机动复合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