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縮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4页 |
·天然免疫 | 第10页 |
·模式识别受体 | 第10-11页 |
·TLRs | 第11-13页 |
·TLRs的分布 | 第11页 |
·TLRs识别的配体 | 第11-12页 |
·TLRs介导的信号转导 | 第12-13页 |
·NLRs | 第13-14页 |
·NLRs识别的配体 | 第13页 |
·NLRs介导的信号转导 | 第13-14页 |
·RLRs | 第14-19页 |
·RLRs识别配体 | 第14-15页 |
·RIG-Ⅰ分子结构 | 第15-17页 |
·RLRs介导的信号转导 | 第17页 |
·RIG-Ⅰ磷酸化与泛素化修饰 | 第17-19页 |
·病原体拮抗RIG-Ⅰ信号通路 | 第19页 |
·流感病毒 | 第19-23页 |
·流感病毒宿主范围与分类 | 第20页 |
·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 | 第20-22页 |
·流感病毒复制过程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4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24页 |
·实验动物与鸡胚 | 第24页 |
·病毒与细胞系 | 第24页 |
·试剂及试剂盒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5-27页 |
·实验数据分析相关软件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44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页 |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7-28页 |
·质粒提取 | 第28-29页 |
·质粒酶切 | 第29-30页 |
·DNA回收 | 第30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重组 | 第30-31页 |
·RNA提取 | 第31-32页 |
·RT-PCR | 第32页 |
·PCR反应 | 第32-38页 |
·Western Blot | 第38-39页 |
·细胞培养 | 第39-41页 |
·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 | 第41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定位 | 第41-42页 |
·病毒增殖 | 第42页 |
·红细胞凝集实验 | 第42页 |
·荧光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的测定 | 第42-43页 |
·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43页 |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图片处理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4-75页 |
·RIG-Ⅰ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51页 |
·RIG-Ⅰ蛋白序列进化分析 | 第44-46页 |
·RIG-Ⅰ蛋白序列修饰位点差异分析 | 第46-51页 |
·水禽与哺乳类来源RIG-Ⅰ细胞表达与定位比较 | 第51-58页 |
·鸭、人和小鼠RIG-Ⅰ cDNA的克隆 | 第51页 |
·RIG-Ⅰ基因测序鉴定 | 第51页 |
·鸭、鹅、人和小鼠RIG-Ⅰ两端加同源臂 | 第51-52页 |
·重组质粒菌液PCR鉴定 | 第52-53页 |
·质粒电泳与测序鉴定 | 第53-54页 |
·四种RIG-Ⅰ和CARDs在DF-1细胞中表达量差异比较 | 第54-55页 |
·四种RIG-Ⅰ和CARDs在293T细胞中表达量差异比较 | 第55-56页 |
·RIG-Ⅰ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 第56-57页 |
·四种RIG-Ⅰ和CARDs在DF-1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比较 | 第57-58页 |
·四种RIG-Ⅰ和CARDs在293T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比较 | 第58页 |
·水禽与哺乳类来源RIG-Ⅰ抗流感病毒能力比较 | 第58-66页 |
·水禽RIG-Ⅰ在DF-1细胞中抗病毒基因诱导能力高于哺乳类RIG-Ⅰ | 第59-61页 |
·哺乳类RIG-Ⅰ在293T细胞中抗病毒基因诱导能力高于水禽RIG-Ⅰ | 第61-62页 |
·哺乳类RIG-Ⅰ在A549细胞中抗病毒基因诱导能力高于水禽RIG-Ⅰ | 第62-63页 |
·水禽RIG-Ⅰ在DF-1细胞中抑制流感病毒复制能力高于哺乳类RIG-Ⅰ | 第63-64页 |
·哺乳类RIG-Ⅰ在A549细胞中抑制流感病毒复制能力高于水禽RIG-Ⅰ | 第64-65页 |
·哺乳类RIG-Ⅰ在MDCK细胞中抑制流感病毒复制能力高于水禽RIG-Ⅰ | 第65-66页 |
·鸭和鹅RIG-Ⅰ干扰素诱导差异机制 | 第66-72页 |
·CARDs替换对RIG-Ⅰ表达量和细胞定位影响 | 第67-68页 |
·重组CARDs/RIG-Ⅰ在DF-1中表达量差异比较 | 第68-69页 |
·重组CARDs/RIG-Ⅰ在293T中表达量差异比较 | 第69-70页 |
·鸭和鹅RIG-Ⅰ CARDs结构域交换导致RIG-Ⅰ超激活 | 第70-71页 |
·Ser8磷酸化负调控dCARDs干扰素激活 | 第71-72页 |
·鸭RIG-Ⅰ在鸭和鸡细胞中识别流感病毒并诱导抗病毒反应 | 第72-75页 |
·DEF中干扰dRIG-Ⅰ抑制IFN-β表达,促进流感病毒复制 | 第73页 |
·DF-1细胞中过表达dRIG-Ⅰ抑制禽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 | 第73-75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75-80页 |
·鸟类与哺乳类RIG-Ⅰ进化关系存在较大差异 | 第75页 |
·水禽RIG-Ⅰ表达量高于哺乳动物来源RIG-Ⅰ | 第75页 |
·水禽与哺乳类RIG-Ⅰ细胞定位类似 | 第75-76页 |
·水禽与哺乳类来源RIG-Ⅰ基因只在亲缘关系较近的宿主中发挥作用 | 第76-77页 |
·鸭和鹅RIG-Ⅰ结构域重组导致其持续激活 | 第77-78页 |
·鸭胚胎成纤维细胞利用RIG-Ⅰ识别禽流感病毒 | 第78页 |
·dRIG-Ⅰ为鸡成纤维细胞提供保护作用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102页 |
个人简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