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8-21页 |
| ·我国水资源简介 | 第8-9页 |
| ·我国水资源概况 | 第8页 |
|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8-9页 |
| ·半导体简介 | 第9-12页 |
| ·半导体的基本属性 | 第9页 |
| ·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9-11页 |
|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BiOX(Cl, Br, I)光催化剂 | 第12-17页 |
| ·水热法简介 | 第15-16页 |
| ·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 ·光催化剂性能改善途径 | 第17-19页 |
| ·非金属元素的掺杂 | 第17页 |
| ·光敏化 | 第17页 |
| ·半导体复合 | 第17-19页 |
|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第2章 化学试剂和表征仪器 | 第21-25页 |
| ·所需试剂和所需仪器 | 第21页 |
| ·所用化学试剂 | 第21页 |
| ·所需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样品性能的表征方法 | 第22-25页 |
| ·X 射线衍射测试(XRD) | 第22页 |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UV-Vis) | 第22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光谱(SEM-EDS) | 第22-23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23页 |
|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23页 |
| ·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 第3章 BiOI 的水热合成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 第25-38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BiOI 的制备 | 第25-26页 |
| ·物相组成及结构分析 | 第26-33页 |
| ·XRD 分析 | 第26-27页 |
| ·样品的能带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 ·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29-30页 |
| ·样品的形貌与粒径大小分析 | 第30-33页 |
| ·BiOI/Bi_5O_7I 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第33-37页 |
| ·BiOI/Bi_5O_7I 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 第33-34页 |
| ·BiOI/Bi_5O_7I 光催剂的重复使用性考察 | 第34-35页 |
| ·催化剂活性提高的机理研究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BiOCl/BiOI 的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38-58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BiOCl/BiOI 复合半导体的制备 | 第38-39页 |
| ·对所合成样品的表征 | 第39-47页 |
| ·XRD 分析 | 第39-40页 |
| ·形貌分析 | 第40-44页 |
| ·BiOCl/BiOI 的能带结构分析 | 第44-45页 |
| ·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45-47页 |
| ·复合半导体BiOCl/BiOI 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性能测试 | 第47-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BiOI/BiOBr 的水浴合成及降解性能研究 | 第58-61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BiOI/BiOBr 的水浴合成 | 第58页 |
| ·BiOI/BiOBr 复合半导体分析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8-70页 |
| (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
| (二)申请及已获得的专利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