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核心概念 | 第9-16页 |
| ·情绪 | 第9-11页 |
| ·情绪调节 | 第11-14页 |
| ·元情绪 | 第14-15页 |
| ·概念整合与思考 | 第15-16页 |
| ·测量方法 | 第16-18页 |
| ·情绪调节 | 第16-17页 |
| ·元情绪 | 第17-18页 |
| ·近年研究热点 | 第18-21页 |
| ·随着年纪不同情绪调节有何变化? | 第18页 |
| ·个体在情绪调节上是否存在差异? | 第18-19页 |
| ·情绪调节对认知、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身体健康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父母元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 第20页 |
| ·元情绪与社会适应和健康 | 第20-21页 |
| 2. 问题提出 | 第21-24页 |
| ·实践和文献研究的总结与启发 | 第21-23页 |
| ·情绪调节是 9~16岁学生生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 第21-22页 |
| ·情绪调节及其与元情绪的关系对教育的意义 | 第22页 |
| ·测量工具 | 第22-23页 |
|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 3.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问卷编制 | 第24-31页 |
| ·情绪调节方式调查 | 第24-25页 |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 ·研究工具 | 第24页 |
| ·施测与数据收集 | 第24页 |
| ·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问卷编制 | 第25-3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 ·研究工具 | 第25页 |
| ·施测与数据收集 | 第25页 |
| ·数据收集 | 第25-26页 |
| ·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 4. 特质元情绪量表简化 | 第31-39页 |
| ·初步题项筛选 | 第31-35页 |
|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 ·研究工具 | 第31页 |
| ·施测与数据收集 | 第31-32页 |
| ·数据分析 | 第32-35页 |
| ·正式问卷形成 | 第35-39页 |
|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 ·研究工具 | 第35页 |
| ·施测与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 ·数据分析 | 第36-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 5.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元情绪的相关研究 | 第39-44页 |
|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 ·研究工具 | 第39-40页 |
| ·施测与数据收集 | 第40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44页 |
| ·贵州贵阳市、宁夏石嘴山市两地 9~16岁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元情绪基本状况 | 第40页 |
| ·不同阶段、性别及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及元情绪上的差异分析 | 第40-43页 |
|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恢复、情绪辨别、情绪注意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 6. 总结及讨论 | 第44-49页 |
| ·总结 | 第44-46页 |
| ·自编中小学生情绪调节问卷(AERQ) | 第44页 |
| ·特质元情绪量表-18(TMMS -18) | 第44-45页 |
| ·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元情绪的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 ·讨论 | 第46-47页 |
|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在情绪调节策略和元情绪上存在差异 | 第46页 |
| ·男女生的情绪调节策略选用和元情绪水平不同 | 第46-47页 |
| ·元情绪发展和学校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关 | 第47页 |
| ·使用何种情绪调节策略与元情绪及其各个因素有关 | 第47页 |
| ·研究意义 | 第47-48页 |
|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附录 | 第55-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