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海水DMS来源 | 第12-14页 |
·DMS的重要前体物质—DMSP | 第12-13页 |
·影响海水中DMSP含量的因素 | 第13-14页 |
·海水DMS去除 | 第14-15页 |
·DMS及DMSPd的生物周转 | 第15-16页 |
·DMSPd生物消耗速率 | 第15-16页 |
·DMSP归宿 | 第16页 |
·DMS生物消耗速率 | 第16页 |
·DMS海—气通量 | 第16-18页 |
·DMS海—气通量的估算方法 | 第16-17页 |
·DMS海—气通量的直接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北冰洋太平洋扇区自然环境概况及二甲基硫化物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北冰洋太平洋扇区自然环境和水文特征 | 第18-19页 |
·北冰洋太平洋扇区二甲基硫化物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选题意义 | 第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2 二甲基硫化物测定方法的分析条件优化 | 第22-31页 |
·DMS预处理方法 | 第22页 |
·海水DMS分析方法 | 第22-30页 |
·DMS分析方法 | 第22页 |
·DMS分析装置 | 第22-2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4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优化 | 第24-28页 |
·吹扫-捕集分析条件优化 | 第28页 |
·气提及色谱测定参数 | 第28-29页 |
·分析测定步骤 | 第29页 |
·标准溶液的制备和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29-30页 |
·海水中DMSP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3 夏季北冰洋太平洋扇区DMS和DMSP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31-50页 |
·引言 | 第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调查海区和采样站位 | 第31-32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8页 |
·夏季北冰洋太平洋扇区表层水文特征 | 第32-33页 |
·夏季北冰洋太平洋扇区表层海水Chl-a、DMS和DMSP水平分布 | 第33-35页 |
·夏季北冰洋太平洋扇区Chl-a、DMS和DMSP垂直分布 | 第35-39页 |
·夏季北冰洋太平洋扇区二甲基硫化物浓度的影响因素 | 第39-47页 |
·北冰洋太平洋扇区DMS海—气通量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4 北冰洋太平洋扇区海水DMS生物生产和消耗速率 | 第50-60页 |
·引言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北冰洋太平洋扇区DMS生物生产和消耗速率的水平变化 | 第50-52页 |
·调查海域DMS生物生产和消耗速率的影响因素 | 第52-58页 |
·调查海域表层DMS的去除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5 北冰洋太平洋扇区DMS/DMSP年际变化 | 第60-66页 |
·引言 | 第60页 |
·采样站位 | 第60页 |
·水文和生物要素年际变化 | 第60-63页 |
·水文年际变化 | 第60-62页 |
·Chl-a年际变化 | 第62-63页 |
·二甲基硫化物年际变化 | 第63-65页 |
·DMSP年际变化 | 第63-64页 |
·DMS年际变化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创新 | 第66-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创新点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