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8页 |
·水环境中药物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第11页 |
·药物的分类与危害 | 第11-13页 |
·药物的分类 | 第11-12页 |
·药物的危害 | 第12-13页 |
·药物污染物的暴露水平及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药物污染物的暴露水平 | 第13-15页 |
·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饮用水中药物污染物的暴露情况 | 第15页 |
·城市污水中药物污染物去除工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MBR工艺去除污水中药物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MBR工艺概述 | 第17-18页 |
·MBR工艺应用 | 第18-19页 |
·MBR工艺去除药物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粉末活性炭(PAC)强化MBR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PAC强化MBR工艺的应用 | 第21-22页 |
·PAC强化MBR工艺对药物污染物去除研究进展 | 第22页 |
·PAC投加对污泥特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PCR扩增技术 | 第24页 |
·DGGE分析技术 | 第24-25页 |
·PCR-DGGE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应用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内容 | 第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43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31页 |
·试验试剂 | 第28-29页 |
·试验仪器 | 第29-31页 |
·试验装置与设计 | 第31-33页 |
·连续试验装置与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静态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分析方法 | 第33-43页 |
·药物的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污泥特性的分析方法 | 第38-40页 |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 第40-43页 |
3. MBR工艺对污水中药物去除效能与影响因素研究 | 第43-60页 |
·MBR工艺去除污染效能研究 | 第43-49页 |
·MBR工艺对常规污染物的去除效能 | 第43-46页 |
·MBR工艺对污水中微量药物的去除效能 | 第46-49页 |
·操作条件对MBR 工艺去除污水中药物效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污泥龄对MBR工艺去除污水中药物效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进水pH对MBR工艺去除污水中药物效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MBR中污泥对污水中药物去除规律研究 | 第52-57页 |
·灭活污泥对药物去除规律 | 第53-54页 |
·生物吸附与生物降解作用对不同药物去除的贡献 | 第54-56页 |
·MBR工艺对污水中药物的降解规律分析 | 第56-57页 |
·药物去除的动力学研究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4. PAC强化MBR工艺去除污水中药物效能与污泥特性研究 | 第60-78页 |
·PAC-MBR与MBR工艺去除污水中药物的效能对比 | 第60-65页 |
·PAC-MBR与MBR对CBZ的去除 | 第60-61页 |
·PAC-MBR与MBR对Na-DCF的去除 | 第61-62页 |
·PAC-MBR与MBR对NAP的去除 | 第62-63页 |
·PAC-MBR与MBR对SMX的去除 | 第63-64页 |
·PAC-MBR与MBR对四种药物平均去除率的比较 | 第64-65页 |
·PAC-MBR与MBR工艺污泥特性的刘比分析 | 第65-77页 |
·污泥形态分析 | 第65-66页 |
·污泥粒径分析 | 第66-68页 |
·耗氧速率分析 | 第68-69页 |
·污泥EPS的组成分析 | 第69-75页 |
·污泥表面官能团分析 | 第75-76页 |
·污泥特性对比分析小结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PAC-MBR与MBR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 | 第78-87页 |
·MBR与PAC-MBR中DGGE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PAC-MBR与MBR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分析 | 第79-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页 |
·PAC-MBR去除污水中药物污染物机制分析 | 第85-87页 |
6. MBR工艺中污泥对药物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87-104页 |
·酰胺咪嗪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87-89页 |
·酰胺咪嗪及其降解产物的质谱图 | 第87-89页 |
·酰胺咪嗪降解产物结构及官能团变化 | 第89页 |
·双氯芬酸钠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89-92页 |
·双氯芬酸钠及其降解产物质谱图 | 第89-91页 |
·双氯芬酸钠降解产物结构及官能团变化 | 第91-92页 |
·萘普生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92-95页 |
·萘普生及其降解产物质谱图 | 第92-94页 |
·萘普生降解产物结构与官能团变化分析 | 第94-95页 |
·新诺明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95-97页 |
·新诺明及其降解产物质谱图 | 第95-96页 |
·新诺明降解产物结构及官能团变化分析 | 第96-97页 |
·雌二醇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97-100页 |
·雌二醇及其降解产物质谱图 | 第97-99页 |
·雌二醇降解产物结构及官能团变化 | 第99-100页 |
·扑热息痛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100-103页 |
·扑热息痛及其降解产物质谱图 | 第100-102页 |
·扑热息痛降解产物结构及官能团变化分析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104-106页 |
·研究结论 | 第104页 |
·创新点 | 第104-105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3页 |
个人简介 | 第113-114页 |
导师简介 | 第114-115页 |
获得成果清单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