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网络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网络舆论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网络舆论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政府公信力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政府公信力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政府公信力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理论工具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及不足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18页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2 网络舆论监督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分析 | 第19-32页 |
·网络舆论监督与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内涵 | 第19-24页 |
·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 | 第19-20页 |
·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 | 第19页 |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 第19-20页 |
·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 第20-22页 |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 | 第20-21页 |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 第21页 |
·政府公信力的作用 | 第21-22页 |
·网络舆论监督与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关系 | 第22-24页 |
·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用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 第22-23页 |
·政府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接纳度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 第23-24页 |
·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网民视角 | 第24-25页 |
·政府视角 | 第25-26页 |
·网民与政府互动 | 第26-27页 |
·个案分析网络舆论监督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 第27-29页 |
·云南躲猫猫事件始末 | 第27页 |
·分析躲猫猫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提升 | 第27-29页 |
·政府视角 | 第27-28页 |
·网民视角 | 第28-29页 |
·网民与政府互动 | 第29页 |
·网络舆论监督对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作用 | 第29-32页 |
·网络舆论监督促进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性 | 第29页 |
·网络舆论监督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 第29-30页 |
·网络舆论监督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 第30页 |
·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 第30-32页 |
3 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 第32-39页 |
·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主要表现 | 第32-35页 |
·情绪化非理性的网络舆论损害了政府威信 | 第32页 |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回应主动性、处理能力不足 | 第32-33页 |
·政府信息公开不足或伪公开 | 第33页 |
·政策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政策执行出现偏差、随意行政现象依然存在 | 第33-34页 |
·地方政府"政绩风"横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 | 第34页 |
·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借助网络传播扩大了其负面影响 | 第34-35页 |
·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社会因素 | 第35-36页 |
·政府因素 | 第36-37页 |
·公众因素 | 第37-39页 |
4 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 第39-44页 |
·健全网络舆论监控体系,构建防范安全网 | 第39页 |
·积极掌握主动权,打造回应政府 | 第39-40页 |
·合理引导网络舆情,提高政府的新闻执政能力 | 第40页 |
·加强网民公德意识,建立健全网络约束机制 | 第40-41页 |
·发展民主监督方式,创新网民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网民有序参与 | 第41页 |
·以人为本,树立服务理念,加强公务人员队伍建设 | 第41-42页 |
·完善政府问责机制,建全监督制约机制 | 第42-43页 |
·推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