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电力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8页
   ·研究背景第17-20页
     ·负荷与能源逆向分布第17页
     ·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第17-18页
     ·化石能源供应紧张第18页
     ·清洁能源发电兴起第18-19页
     ·输电技术规模发展第19-2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20-24页
     ·关于区域能源供需关系的研究第20页
     ·关于电力规划的研究第20-21页
     ·关于风电消纳优化模式研究第21-23页
     ·关于联盟合作的研究第23页
     ·关于区域能源配置效益的研究第23-24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4-2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6页
     ·主要创新点第26-28页
第2章 中国电力资源供需区域分布与输送第28-41页
   ·中国电力需求分布状况第28-29页
     ·电力需求总量分布第28页
     ·电力需求增长分布第28-29页
   ·中国电力资源分布状况第29-35页
     ·煤炭资源分布状况第30-31页
     ·水能资源分布状况第31-33页
     ·风能资源分布状况第33-35页
   ·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状况第35-39页
     ·输煤网络输送能力与规划第35-36页
     ·输电网络输送能力与规划第36-38页
     ·输煤与输电模式的对比第38-39页
   ·跨区域资源配置主要影响因素第39-40页
     ·能源布局第39页
     ·输送成本第39页
     ·土地资源第39-40页
     ·环境政策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电力资源跨区域配置的动态均衡模型第41-61页
   ·系统动力学相关概念第41-43页
     ·系统动力学原理第41页
     ·因果回路图第41-42页
     ·流积图第42-43页
     ·关系函数第43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力资源跨区域供需模型第43-49页
     ·因果回路图第43-44页
     ·流积图第44-46页
     ·系统关系函数第46-49页
   ·模拟分析第49-60页
     ·基础数据第49-50页
     ·模拟结果第50-55页
     ·敏感性分析第55-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跨区域电力系统规划优化模型第61-80页
   ·电力规划基本模型第61-62页
     ·电源规划模型第61-62页
     ·电网规划模型第62页
   ·跨区域电力系统规划模型第62-68页
     ·优化目标函数第63-65页
     ·优化约束条件第65-68页
   ·算例仿真第68-78页
     ·基础数据第68-70页
     ·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优化结果第70-75页
     ·考虑碳排放约束的优化结果第75-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5章 跨区域风电消纳途径优化模型第80-109页
   ·风电消纳主要途径第80-83页
     ·发电侧促进风电消纳途径第80-81页
     ·电网侧促进风电消纳途径第81-82页
     ·需求侧促进风电消纳途径第82-83页
   ·风火电联合外送优化模型第83-93页
     ·风火联合外送模型第83-87页
     ·能源独立外送模型第87-88页
     ·算例仿真第88-93页
   ·计及需求响应与储能的风电消纳模型第93-107页
     ·需求侧电价响应模型第93-95页
     ·储能系统充放电模型第95-96页
     ·含风电的发电调度模型第96-99页
     ·跨区域多方联合调度优化模型第99-100页
     ·模型求解第100-101页
     ·算例仿真第101-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6章 电力资源跨区域配置效益分配与交易模型第109-128页
   ·电力资源跨区域配置参与方第109-110页
     ·电力资源跨区域流向框架第109页
     ·参与方角色定位第109-110页
   ·电力资源跨区域配置效益分配模型第110-117页
     ·基于核心法的利润分配模型第111-112页
     ·基于Shapley值的利润分配模型第112-113页
     ·利润分配优化结果第113-117页
   ·跨区域发电置换交易谈判模型第117-127页
     ·Zeuthen策略模型第118-119页
     ·贝叶斯学习模型第119-120页
     ·发电权交易谈判模型第120-123页
     ·实例仿真第123-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8-131页
   ·结论第128-129页
   ·展望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1-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43-144页
作者简介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耦合特性研究
下一篇:节能、减排、低成本目标下发电绩效置换交易优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