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耦合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6页
   ·研究背景第16-17页
   ·燃煤机组NOx、SO_2、CO_2脱除研究进展第17-20页
     ·脱硝技术研究进展第17页
     ·脱硫技术研究进展第17页
     ·脱碳技术研究进展第17-20页
   ·以机组抽汽为吸收剂解吸提供热源的电厂热力系统研究进展第20-22页
   ·太阳能与火电机组耦合研究现状第22-24页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4-26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4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4-26页
第2章 热力学分析理论第26-40页
   ·引言第26页
   ·热力系统的矩阵分析方法第26-29页
     ·汽水分布方程第26-27页
     ·吸热量方程第27-28页
     ·功率方程第28页
     ·热经济性指标第28-29页
   ·热力学第二定律建模第29-35页
     ·(?)的概念第29页
     ·燃料的化学(?)第29-30页
     ·物质化学(?)数学模型建立第30-32页
     ·燃煤化学(?)模型建立第32-33页
     ·(?)分析第33-34页
     ·(?)分析评价指标第34-35页
   ·热经济学建模第35-39页
     ·热经济学基本概念第35页
     ·燃料-产品的概念第35-36页
     ·系统集成度划分问题第36-37页
     ·(?)成本问题第37页
     ·热经济学成本问题第37-38页
     ·热经济学成本模型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MEA吸收剂解吸能耗特性、再生热源方案及热力系统分析第40-55页
   ·引言第40页
   ·基于MEA溶液的CO_2吸收机理第40页
   ·碳捕集电站的能量流、质量流分析第40-44页
     ·碳捕集电站的能量流分析第40-42页
     ·碳捕集电站的质量流分析第42-44页
   ·以机组抽汽为吸收剂解吸提供热源的方案研究第44-46页
   ·碳捕集电站的热力学分析第46-49页
     ·碳捕集电站热力学建模第46-47页
     ·热力学优化模型第47页
     ·数学寻优算法第47-48页
     ·热力学性能分析第48-49页
   ·碳捕集电站(?)分析第49-52页
     ·碳捕集电站物理模型建立第49-50页
     ·碳捕集电站(?)分析模型第50-52页
   ·结果分析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集成系统热力特性研究第55-68页
   ·引言第55页
   ·烟气余热技术第55-58页
     ·烟气放热量的计算第56页
     ·传热温差计算第56页
     ·传热系数计算第56-57页
     ·传热速率计算第57页
     ·酸露点温度计算第57-58页
   ·太阳能集热技术第58-59页
   ·烟气余热、太阳能热作为碳捕集热源的集成方式第59-63页
     ·集成方案研究第59-60页
     ·集成系统设计辐射强度的选取第60-63页
   ·集成方式确定第63页
   ·集成系统(?)分析第63-65页
     ·集成系统的物理结构模型第63-64页
     ·集成系统(?)分析模型第64-65页
   ·结果分析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以抽汽作为吸收剂解吸热源的碳捕集电站热经济学分析第68-82页
   ·引言第68页
   ·碳捕集电站热经济学建模第68-69页
     ·投资成本计算方法第68-69页
     ·系统结构及计算第69页
   ·捕集电站热经济学成本建模第69-80页
     ·碳捕集电站的生产结构模型第69-70页
     ·(?)成本建模第70-75页
     ·热经济学成本建模第75-77页
     ·热经济学成本分析第77-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6章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集成系统热经济学分析第82-97页
   ·引言第82页
   ·集成系统热经济学分析第82-89页
     ·集成系统的生产结构模型第82-83页
     ·集成系统(?)成本建模第83-85页
     ·集成系统热经济学成本建模第85-86页
     ·热经济学成本分析第86-89页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集成系统热经济学优化第89-93页
     ·系统优化模型建立第89-91页
     ·优化计算第91页
     ·集成系统热经济学优化结果分析第91-93页
   ·灵敏性分析第93-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7章 技术经济学评价第97-105页
   ·引言第97页
   ·成本计算第97页
   ·技术经济学评价指标第97-98页
     ·发电成本第97页
     ·CO_2减排成本第97-98页
     ·CO_2税收第98页
     ·CO_2出售第98页
   ·碳捕集电站技术经济分析第98-100页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集成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第100-102页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优化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109页
   ·主要结论第105-108页
   ·论文不足及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1-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作者简介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并网风电随机波动的电力系统小干扰概率稳定研究
下一篇:中国电力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