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3-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2 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相关理论 | 第20-28页 |
| ·物流企业概述 | 第20-22页 |
| ·物流企业的概念 | 第20页 |
| ·物流企业的特征 | 第20-21页 |
| ·物流企业的目标 | 第21-22页 |
| ·物流企业绩效管理的本质 | 第22-23页 |
| ·绩效管理的本质 | 第22页 |
| ·物流企业绩效管理的本质 | 第22-23页 |
| ·基于绩效评价的管理有效性 | 第23-28页 |
| ·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内涵 | 第23-24页 |
| ·管理有效性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 ·管理有效性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 第26-28页 |
| 3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 第28-37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28-29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目标 | 第28-29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对象 | 第29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 | 第29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 | 第29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1页 |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9-30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1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 | 第31-36页 |
|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1-33页 |
| ·绩效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 第33-34页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6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第35-36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测算方法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 | 第37-43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37-38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8-41页 |
| ·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相关参数的设定 | 第38-39页 |
| ·管理有效性测算方法 | 第39-41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过程 | 第41-43页 |
| ·确定参考指数和当前指数 | 第41-42页 |
| ·管理有效性测算与分析 | 第42-43页 |
| 5 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实证研究 | 第43-60页 |
|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第43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43-56页 |
| ·实证样本与数据 | 第43-44页 |
| ·管理有效性测算结果 | 第44-52页 |
| ·管理有效性总体分析 | 第52-53页 |
| ·管理有效性分类分析 | 第53-56页 |
| ·物流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60页 |
| ·Tobit 回归模型 | 第57页 |
|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第57-58页 |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录 | 第66-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