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水文学论文--林冠截流和树干水流论文

长三角地区典型林分降雨再分配规律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图目录第10-11页
表目录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8页
   ·课题来源第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18页
     ·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现状第13-14页
     ·穿透雨研究概况第14-15页
     ·树干径流研究概况第15页
     ·林冠截留研究概况第15-16页
     ·林冠截留模型的研究概况第16-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研究区概况第18页
   ·典型研究样地调查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气象因子的测定第20页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第20页
     ·林内穿透雨量测定第20页
     ·树干径流量测定第20-21页
     ·林冠截留计算第21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1页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三章 降雨再分配的研究第23-41页
   ·研究区降雨特征研究第23-27页
     ·降雨分布状况第23-25页
     ·降雨强度研究第25-26页
     ·降雨历时研究第26-27页
   ·降雨量与穿透雨量的关系第27-32页
     ·穿透雨量与降雨量的关系第27-28页
     ·降雨量与穿透雨率的关系第28-29页
     ·降雨等级与穿透雨的关系第29-30页
     ·降雨强度与穿透雨的关系第30-32页
   ·树干径流研究第32-35页
     ·树干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第32-33页
     ·降雨等级与树干径流的关系第33-34页
     ·降雨强度与树干径流的关系第34-35页
   ·林冠截留研究第35-41页
     ·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的关系第35-36页
     ·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的关系第36-37页
     ·降雨等级和林冠截留的关系第37-39页
     ·降雨强度和林冠截留的关系第39-41页
第四章 典型林分对次降雨侵蚀力的减缓效应第41-44页
   ·降雨侵蚀力的计算第41-42页
   ·典型林分对次降雨侵蚀力的减缓效应第42-44页
第五章 林冠截留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第44-51页
   ·灰色关联模型第44-46页
     ·模型的计算第44-45页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林冠截留影响因素分析第45-46页
   ·林冠截留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林冠截留与气象因子回归分析第47-48页
   ·林冠截留与林冠结构的关系第48-51页
第六章 基于 Gash 模型模拟研究区典型林分的降雨截留过程第51-57页
   ·Gash 模型第51-52页
   ·Gash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52-54页
     ·平均蒸发速率 E第52-53页
     ·林冠持水能力系数 S第53页
     ·自由穿透降雨系数 p第53页
     ·树干持水能力 St第53页
     ·林冠饱和所需降雨量 P'G第53-54页
   ·林冠截留模拟结果第54-55页
   ·Gash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5-57页
第七章 结论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9-60页
参考文献 Reference第60-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三角典型造林树种蒸腾耗水规律研究
下一篇:利用RAD-seq测序构建美洲黑杨×小叶杨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