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护城河景观更新与延续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护城河景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转变 | 第9页 |
·护城河景观的地域文化差异性与设计趋同性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护城河景观更新的探索与解析 | 第15-26页 |
·护城河的定义与演变 | 第15页 |
·护城河的定义 | 第15页 |
·护城河的成因与功能演变 | 第15页 |
·护城河景观的产生与界定 | 第15-17页 |
·护城河景观的历史成因 | 第15-16页 |
·护城河景观的定义与分类 | 第16-17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 | 第17-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趋势 | 第18-19页 |
·近年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第19页 |
·近年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第19-22页 |
·护城河景观更新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护城河景观与城市形制的关系 | 第22-23页 |
·城墙对护城河景观的影响因素 | 第23页 |
·护城河景观更新面临的问题 | 第23-24页 |
·更新形式趋同化问题 | 第23页 |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河道问题 | 第23-24页 |
·割裂市民与周边的生活环境 | 第24页 |
·城市建设的负面影响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南京城市发展与护城河景观研究 | 第26-35页 |
·南京的城市特征 | 第26-27页 |
·自然地理特征 | 第26页 |
·地域文化特征 | 第26-27页 |
·南京护城河景观的产生背景与更新发展 | 第27-31页 |
·南京护城河的历史变迁 | 第27-28页 |
·南京护城河景观的发展 | 第28-30页 |
·南京护城河景观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南京护城河景观现存的问题 | 第31-32页 |
·护城河景观破碎化 | 第31页 |
·附属于明城墙修复计划而未受到应有重视 | 第31-32页 |
·区别对待历史地段与无历史遗迹地段 | 第32页 |
·南京护城河景观研究范围界定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南京护城河景观程式化更新方法研究 | 第35-70页 |
·景观程式化设计与城市意象的结合理论 | 第35页 |
·路径功能程式化 | 第35-43页 |
·护城河水系网络构建程式化 | 第35-39页 |
·护城河景观交通组织程式化 | 第39-43页 |
·边界处理程式化 | 第43-48页 |
·堤防设计程式化 | 第43-44页 |
·护岸设计程式化 | 第44-45页 |
·明城墙与护城河景观关系演变程式化 | 第45-48页 |
·区域组织程式化 | 第48-49页 |
·护城河两岸景观关联性 | 第48-49页 |
·护城河景观对城市绿地的渗透 | 第49页 |
·空间表达程式化 | 第49-69页 |
·景观功能表达程式化 | 第50-62页 |
·建筑表达程式化 | 第62-63页 |
·景观设施地域性表达 | 第63-67页 |
·景观视觉空间表达 | 第67页 |
·植物配置形式程式化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护城河景观规划“四态”延续理论研究 | 第70-79页 |
·程式化景观更新与“四态”理论的联系 | 第70页 |
·传承与连接——文态延续的症结 | 第70-73页 |
·文脉的传承与场所归属感的重建 | 第70-71页 |
·不仅限于明城墙地段的文态延续 | 第71-72页 |
·建立可持续的河流遗产廊道 | 第72-73页 |
·营造与更新——业态延续的屏障 | 第73-75页 |
·营造功能多元化的景观开放空间 | 第73-74页 |
·关注人性化场所与公众参与程度 | 第74页 |
·建筑功能对护城河景观格局影响 | 第74-75页 |
·更新与嬗变——形态延续的肌理 | 第75-76页 |
·形成可达性强的连续空间肌理 | 第75-76页 |
·环城护城河景观绿道构想 | 第76页 |
·天际线风貌的控制 | 第76页 |
·保护与修复——生态延续的基础 | 第76-78页 |
·程式化更新中水质恢复方法的转变 | 第77页 |
·以河流生态廊道修复为基础的景观良性循环 | 第77-78页 |
·城市整体区域生态网络体系构建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