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湿地保护与多方面开发利用 | 第9页 |
·生态旅游的兴起 | 第9页 |
·城市湿地公园体验的缺失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第10页 |
·体验设计 | 第10-11页 |
·景观体验方面 | 第11页 |
·景观设计 | 第11页 |
·湿地生态旅游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研究 | 第12页 |
·归纳分析 | 第12页 |
·实地调研与观察 | 第12页 |
·实例研究 | 第12-13页 |
·论文范围和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研究 | 第15-22页 |
·湿地 | 第15-17页 |
·湿地定义 | 第15页 |
·湿地类型 | 第15-16页 |
·湿地价值 | 第16-17页 |
·城市湿地公园 | 第17-20页 |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 第17-18页 |
·城市湿地公园区域特征与类型 | 第18页 |
·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状况与问题 | 第18-20页 |
·景观体验设计 | 第20-21页 |
·体验 | 第20页 |
·景观与体验 | 第20页 |
·景观体验设计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 | 第22-38页 |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类型 | 第22-24页 |
·娱乐体验 | 第22页 |
·教育体验 | 第22-23页 |
·审美体验 | 第23页 |
·避世体验 | 第23页 |
·综合体验 | 第23-24页 |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特征 | 第24-27页 |
·景观体验设计的主题性 | 第24-25页 |
·景观体验设计的互动参与性 | 第25-26页 |
·景观体验设计的情感性 | 第26页 |
·景观体验设计的教育性 | 第26页 |
·景观体验设计的人性化 | 第26-27页 |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元素 | 第27-33页 |
·人文元素 | 第27-29页 |
·自然元素 | 第29-33页 |
·空间场所 | 第33页 |
·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中的感官调动 | 第33-37页 |
·视觉方面 | 第33-35页 |
·听觉方面 | 第35页 |
·触觉方面 | 第35-36页 |
·嗅觉和味觉方面 | 第36-37页 |
·身体的综合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策略 | 第38-49页 |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过程 | 第38页 |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原则 | 第38-41页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38-39页 |
·可持续性原则 | 第39-40页 |
·多功能性原则 | 第40页 |
·互动参与原则 | 第40页 |
·工程景观化原则 | 第40-41页 |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的设计方法 | 第41-48页 |
·明确主题定位 | 第41-43页 |
·构建景观的场所感 | 第43-45页 |
·支持综合的感知与活动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案例研究 | 第49-58页 |
·项目概况 | 第49页 |
·场地条件与规划原则 | 第49-50页 |
·场地条件 | 第49-50页 |
·规划原则 | 第50页 |
·对西溪湿地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研究 | 第50-56页 |
·清晰的主题系统 | 第50-52页 |
·主题明确的场所感设计 | 第52-53页 |
·多样的感知体验 | 第53-55页 |
·教育活动的规划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