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 第10-13页 |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生活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 第11-13页 |
·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 第13-18页 |
·人工湿地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人工湿地的构成和去污机理 | 第14-16页 |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简介 | 第16-17页 |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蚯蚓的生态功能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构建 | 第21-32页 |
·供试基质的选择 | 第21页 |
·供试蚯蚓的选择 | 第21页 |
·供试植物的选择 | 第21-22页 |
·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 | 第22-23页 |
·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 第23-31页 |
·基质对氮磷吸附 | 第23-24页 |
·基质酶活性测定 | 第24-26页 |
·硝化反硝化潜力 | 第26-28页 |
·植物生长测定 | 第28页 |
·植物氮磷吸收量测定 | 第28-30页 |
·水质分析与去除率计算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1页 |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不同人工湿地基质对氮磷吸附能力 | 第32-37页 |
·基质对氨氮吸附 | 第32-34页 |
·氨氮等温吸附曲线 | 第32-33页 |
·基质对氨氮的吸附能力 | 第33-34页 |
·基质对磷吸附 | 第34-36页 |
·磷吸附等温线 | 第34-35页 |
·基质对磷的吸附能力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蚯蚓扰动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酶活性变化 | 第37-46页 |
·基质孔隙度 | 第37-38页 |
·进出水池中基质酶活性 | 第38-42页 |
·过氧化氢酶活性 | 第38-39页 |
·脲酶的活性 | 第39-40页 |
·纤维素的活性 | 第40-41页 |
·蔗糖酶的活性 | 第41-42页 |
·不同植物根际酶活性变化 | 第42-45页 |
·根际过氧化氢酶活性 | 第42-43页 |
·根际脲酶活性 | 第43-44页 |
·根际纤维素酶活性 | 第44页 |
·根际蔗糖酶活性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蚯蚓扰动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硝化反硝化潜力变化 | 第46-51页 |
·进出水池中硝化和反硝化潜力 | 第46-48页 |
·不同植物根际硝化和反硝化潜力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蚯蚓扰动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植物吸收氮磷的变化 | 第51-60页 |
·植物生长及密度 | 第51-55页 |
·人工湿地系统进水池中植物生长状况 | 第51-52页 |
·人工湿地系统出水池中植物生长状况 | 第52-53页 |
·植物叶片绿色度(SPAD)值 | 第53-54页 |
·植物生物量及密度 | 第54-55页 |
·植物氮磷含量 | 第55-57页 |
·植物氮磷吸收量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蚯蚓扰动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能力的变化 | 第60-67页 |
·氨氮的去除 | 第60-61页 |
·总氮(TN)的去除 | 第61-62页 |
·总磷(TP)的去除 | 第62-63页 |
·COD_(Cr)的去除 | 第63-64页 |
·影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因素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7-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