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中朝僧诗交流的历史背景 | 第13-25页 |
·中朝早期社会历史交往 | 第13-15页 |
·中朝古代诗歌交流概况 | 第15-22页 |
·唐宋时期与新罗和高丽的佛法交流 | 第22-25页 |
·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 | 第22-23页 |
·来华取经求法的新罗·高丽僧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唐宋与新罗和高丽僧诗交流中的主要诗人及其交往 | 第25-30页 |
·唐宋与新罗和高丽僧诗交流中的主要诗人 | 第25-28页 |
·中国主要代表诗人 | 第25-27页 |
·新罗和高丽主要代表诗人 | 第27-28页 |
·中朝主要代表诗人间的交往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唐宋与新罗和高丽交流诗中的僧诗 | 第30-57页 |
·诗禅交融的思想内容 | 第30-42页 |
·求法艰辛 | 第30-32页 |
·惜别之情 | 第32-34页 |
·思念故里 | 第34-35页 |
·赞颂僧人 | 第35-42页 |
·僧诗中的典型意象 | 第42-48页 |
·舟 | 第43-44页 |
·月 | 第44-45页 |
·云 | 第45-47页 |
·海 | 第47-48页 |
·引入诗中的佛教典故 | 第48-52页 |
·传灯 | 第48-49页 |
·杯渡 | 第49-50页 |
·飞锡 | 第50-51页 |
·衣钵相传 | 第51页 |
·虎溪相送 | 第51-52页 |
·僧诗的体裁形式 | 第52-55页 |
·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 | 第55-56页 |
·对朝鲜诗歌发展的影响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