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咒语的广泛应用和巫术活动的普遍存在 | 第18-30页 |
·咒语的发生及其广泛应用 | 第18-24页 |
·思维进化与符号发展 | 第18-20页 |
·法术思维与符号表达 | 第20-23页 |
·咒语的发生与普遍 | 第23-24页 |
·巫术活动的普遍存在 | 第24-30页 |
·法术与巫术 | 第24-27页 |
·巫术活动的普遍性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诗经》与巫文化兴盛的时代背景 | 第30-39页 |
·巫文化兴盛的时代背景 | 第30-34页 |
·考古文物与巫文化 | 第30-32页 |
·古汉字的演进与早期巫术盛行 | 第32-34页 |
·《诗经》中的"祝"与"咒" | 第34-37页 |
·《诗经》中法术思维投射下的咒语咒术形态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诗经》与咒语语言模式比对 | 第39-49页 |
·咒语的修辞表现手法研究 | 第39-41页 |
·《诗经》与咒语表现手法比较 | 第41-49页 |
·列举法 | 第41-42页 |
·反复法 | 第42-45页 |
·对句法 | 第45-47页 |
·感叹词和命令语气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关雎》、《东方之日》、《九罭》的巫术咒语分析 | 第49-64页 |
·《关雎》——女求男的求爱咒术 | 第49-57页 |
·《关雎》的历代解读 | 第49-51页 |
·《关雎》之咒术性解读 | 第51-57页 |
·《东方之日》——爱的诱惑 | 第57-60页 |
·巫术与脚印 | 第57-58页 |
·男子对女子的诱惑咒语 | 第58-60页 |
·《九罭》——为留爱人 无奈施咒 | 第60-64页 |
·衣服与巫祝 | 第60-61页 |
·《九罭》咒术解读 | 第61-6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