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KE21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水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水动力水质模型原理 | 第16-25页 |
·水质模型分类及选用 | 第16-17页 |
·水质模型分类 | 第16页 |
·常用的水质模型软件 | 第16-17页 |
·MIKE21水动力水质模型原理 | 第17-25页 |
·MIKE软件的介绍 | 第17-18页 |
·MIKE21水动力水质模型原理 | 第18-21页 |
·MIKE21软件操作 | 第21-25页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42页 |
·洱海流域的基本概况 | 第25-31页 |
·地理位置与湖泊特征 | 第25-26页 |
·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26-31页 |
·洱海流域水环境现状 | 第31-37页 |
·湖泊水质评价与分析 | 第31-34页 |
·水质与发展趋势 | 第34-37页 |
·入湖河流水质状况 | 第37-39页 |
·入湖河流水质现状 | 第37页 |
·入湖河流水质发展趋势 | 第37-39页 |
·洱海流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 | 第39-40页 |
·入湖河流水环境问题 | 第39页 |
·洱海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洱海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第42-57页 |
·洱海湖泊模型的构建 | 第42-48页 |
·网格的构建 | 第42-43页 |
·初始值的确定 | 第43-47页 |
·模型参数 | 第47-48页 |
·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模拟 | 第48-56页 |
·水动力模拟 | 第48-50页 |
·水质模拟 | 第50-54页 |
·浓度场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 第57-71页 |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 第57-59页 |
·洱海水环境容量计算分析 | 第59-70页 |
·水环境容量计算思路 | 第59-60页 |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第60-68页 |
·水环境容量的削减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