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简化氨基酸的肌激酶表达、纯化、结晶与初步功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缩略词索引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 ·化学进化学说 | 第8-9页 |
| ·氨基酸起源研究 | 第9-10页 |
| ·密码子起源研究 | 第10-12页 |
| ·氨基酸起源顺序研究 | 第12页 |
| ·原始蛋白起源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简化氨基酸肌激酶蛋白的融合表达纯化 | 第16-41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 ·菌种和质粒 | 第17页 |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 ·试验相关溶液配制 | 第17-18页 |
| ·培养基 | 第18-19页 |
| ·抗生素配制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31页 |
| ·SDS碱裂解法制备质粒DNA | 第20-21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1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1-23页 |
| ·外源基因的IPTG诱导表达 | 第23-25页 |
| ·外源基因的高效自诱导表达 | 第25-26页 |
| ·细胞破碎 | 第26-27页 |
|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27页 |
| ·外源蛋白的检测 | 第27-28页 |
| ·IMAC纯化蛋白质 | 第28-30页 |
| ·透析与浓缩 | 第30页 |
| ·组氨酸标签的切除 | 第30-31页 |
| ·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第31页 |
| ·结果分析 | 第31-40页 |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1-32页 |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2-33页 |
| ·cAK蛋白的IPTG诱导表达 | 第33-35页 |
| ·cAK蛋白的高效自诱导表达 | 第35-37页 |
| ·可溶性分析 | 第37页 |
| ·IMAC纯化 | 第37-38页 |
| ·Thrombin酶切 | 第38-39页 |
| ·Western鉴定 | 第39页 |
| ·Far-western鉴定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cAK蛋白的结晶 | 第41-48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实验试剂 | 第42-43页 |
| ·实验器材 | 第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 ·Native-PAGE | 第43页 |
| ·PCT实验 | 第43-44页 |
| ·BCA检测蛋白质浓度 | 第44页 |
| ·cAK晶体生长 | 第44-46页 |
| ·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蛋白质均一性鉴定 | 第46-47页 |
| ·cAK的晶体生长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小分子与cAK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 第48-55页 |
| ·引言 | 第48-51页 |
| ·紫外差光谱 | 第48-49页 |
| ·荧光和荧光偏振 | 第49页 |
| ·圆二色谱法 | 第49-51页 |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 ·实验器材 | 第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 ·CD光谱测定 | 第51页 |
| ·ATP/ADP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 第51-52页 |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 ·CD光谱测定 | 第52-53页 |
| ·ATP/ADP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 第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总结 | 第55-56页 |
|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附录 | 第62-67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