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3页 |
表格清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设计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形象及其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一、 形象及其内涵 | 第23-24页 |
二、 公务员形象及其分类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社会分层及其相关群际关系理论 | 第25-30页 |
一、 中国社会基本分层状况 | 第25-27页 |
二、 群际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 第27-30页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30-3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三、 研究工具和变量测量 | 第31页 |
四、 研究步骤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不同社会阶层对公务员整体形象认识的实证分析 | 第33-38页 |
第一节 关于公务员整体形象的总体分析 | 第33-34页 |
一、 对公务员整体形象的看法 | 第33页 |
二、 对公务员形象的关注度 | 第33页 |
三、 认识了解公务员形象的渠道 | 第33页 |
四、 对公务员形象的优化信心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关于公务员整体形象的差异性分析 | 第34-38页 |
一、 不同政治面貌群体对公务员整体形象认识的差异性分析 | 第34-35页 |
二、 不同职业群体对公务员整体形象认识的差异性分析 | 第35-36页 |
三、 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公务员整体形象认识的差异性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不同社会阶层对公务员具体形象认识的实证分析 | 第38-58页 |
第一节 对公务员政治形象认识的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一、 总体性分析 | 第38-39页 |
二、 差异性分析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对公务员服务能力形象认识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一、 总体性分析 | 第41-42页 |
二、 差异性分析 | 第42-45页 |
第三节 对公务员思想道德形象认识的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一、 总体性分析 | 第45-46页 |
二、 差异性分析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对公务员学习形象认识的实证分析 | 第48-51页 |
一、 总体性分析 | 第49-50页 |
二、 差异性分析 | 第50-51页 |
第五节 对公务员日常形象认识的实证分析 | 第51-54页 |
一、 总体性分析 | 第52页 |
二、 差异性分析 | 第52-54页 |
第六节 对公务员廉洁形象认识的实证分析 | 第54-58页 |
一、 总体性分析 | 第54-55页 |
二、 差异性分析 | 第55-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8-59页 |
一、 公务员整体形象一般,不同职业群体对其评价差异显著 | 第58-59页 |
二、 具体形象表现不一,不同阶层间差异明显 | 第59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59-62页 |
一、 加强公务员思想理论教育,提升其修养自觉性 | 第59-60页 |
二、 提升公务员职业责任感,优化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 第60页 |
三、 深化公务员群众路线教育,促进公务员与不同阶层的沟通交流 | 第60-61页 |
四、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公务员廉洁从政 | 第61页 |
五、 加强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教育,提升其对公务员形象认识能力 | 第61-62页 |
六、 完善优化公务员形象传播的大众传媒路径 | 第62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关于公务员形象的调查问卷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