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新疆东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靶区预测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30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选题依据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斑岩铜矿研究进展第12-19页
     ·斑岩铜矿研究进展第12-18页
     ·新疆斑岩铜矿勘查及研究现状第18-19页
   ·科学问题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9-23页
     ·斑岩铜矿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第19-21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研究关键问题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指导思想与工作方法第23-24页
     ·指导思想第23页
     ·工作方法第23-24页
   ·论文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第24-30页
     ·时间进度安排第24-25页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第25-27页
     ·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27-30页
2 区域成矿背景第30-54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30-33页
     ·地层第30-31页
     ·侵入岩第31-32页
     ·火山岩第32页
     ·变质岩第32-33页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第33-42页
     ·东准噶尔地质构造研究现状第33-35页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第35-36页
     ·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第36-42页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第42-45页
     ·区域磁场特征第42-43页
     ·区域重力场特征第43-45页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45-48页
     ·主要成矿元素背景特征第45页
     ·主要成矿元素富集分布特征第45-47页
     ·地球化学块体特征第47-48页
   ·区域矿产特征第48-54页
     ·主要金属矿床类型第48-51页
     ·成矿带划分及主要斑岩铜矿带第51-54页
3 典型斑岩铜矿床(点)研究第54-132页
   ·和尔赛斑岩铜矿第54-88页
     ·区域成矿背景第54-61页
     ·矿区地质第61-65页
     ·岩体地球化学第65-74页
     ·矿床地质第74-81页
     ·成矿时代及矿床模型第81-88页
   ·蒙西斑岩铜钼矿第88-112页
     ·区域成矿背景第88-91页
     ·矿区地质第91-98页
     ·矿床地质第98-105页
     ·矿床地球化学第105-109页
     ·成矿时代及矿床模型第109-112页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矿第112-132页
     ·区域成矿背景第112-117页
     ·矿区地质第117-121页
     ·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第121-124页
     ·矿床地质第124-127页
     ·成矿时代及矿床模型第127-132页
4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规律第132-157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带形成的构造背景第132-143页
     ·哈腊苏斑岩铜矿带构造背景第132-136页
     ·琼河坝等斑岩铜矿带构造背景第136-143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类型与分布规律第143-151页
     ·红柳峡韧性斜冲剪切带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成矿意义第143-149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类型与分布规律第149-150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结构构造类型第150-151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控矿因素与区域成矿模式第151-157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控矿因素分析第151-153页
     ·东准噶尔岩浆活动时空分布格局第153-155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区域成矿模式第155-157页
5 大型斑岩铜矿靶区圈定及资源量预测第157-180页
   ·综合预测找矿模型建立第157-170页
     ·哈腊苏斑岩铜矿综合预测找矿模型第157-162页
     ·蒙西斑岩铜钼矿综合预测找矿模型第162-170页
   ·大型斑岩铜矿靶区圈定及资源量预测第170-180页
     ·斑岩铜矿靶区圈定及优选第170-174页
     ·靶区预测资源量估算第174-176页
     ·资源潜力分析第176-18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80-184页
   ·结论第180-181页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181-184页
     ·存在问题第181-182页
     ·东准噶尔斑岩铜矿研究展望第182-184页
致谢第184-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6页
附录第196-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冀北东坪、后沟金矿田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下一篇:水泥环密封失效机理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