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七态人格问卷》的编制与测量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8-23页
 1 自我状态的概念第8-9页
   ·自我状态概念的演变第8-9页
   ·自我状态的经典定义第9页
 2 自我状态的模型第9-17页
   ·结构模型第9-13页
   ·功能模型第13-17页
 3 自我状态的发展第17-19页
 4 自我状态的判断第19-20页
   ·从行为上判断第19页
   ·从社交上判断第19-20页
   ·从历史经验上判断第20页
   ·从现象学上判断第20页
 5 自我状态的测量与相关研究第20-23页
   ·自我状态的测量工具第20-22页
   ·自我状态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3-25页
 1 过往研究的不足第23页
 2 拟研究问题第23-24页
 3 研究意义第24-25页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第25-29页
 1 研究目的第25页
 2 研究内容第25页
 3 研究假设第25-26页
 4 研究流程第26页
 5 研究工具第26页
 6 研究方法第26-29页
   ·收集问卷资料的方法第27-28页
   ·效度验证方法第28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8-29页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第29-65页
 研究一、七态人格的结构研究第29-40页
  1 研究目的第29页
  2 研究对象第29页
  3 研究方法第29-34页
   ·资料的收集第29-33页
   ·资料的分析第33-34页
  4 研究结果第34-38页
   ·七态人格的编码分析第34-37页
   ·七态人格模型质性研究的效度第37-38页
  5 讨论第38-40页
 研究二、《七态人格问卷》信效度的检验第40-52页
  1 研究目的第40页
  2 研究对象第40-41页
  3 研究方法第41页
  4 研究结果第41-51页
   ·项目分析第41-43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3-46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46-48页
   ·交叉效度第48-50页
   ·信度分析第50-51页
  5 讨论第51-52页
 研究三、教师群体七态人格的特点研究第52-65页
  1 研究目的第52页
  2 研究方法第52-53页
   ·研究对象第52页
   ·研究工具第52页
   ·施测过程第52页
   ·统计方法第52-53页
  3 研究结果第53-63页
   ·教师群体七态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第53-63页
  4 讨论第63-65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65-66页
 1 总结论第65页
 2 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71页
 附录1 半结构化访谈问题第69-70页
 附录2 《七态人格问卷》(部分)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诗经》与孔子之天命观比较研究
下一篇:东莨菪碱单次、多次处理对吗啡奖赏记忆再巩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