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网络谣言入罪与网络谣言治理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网络谣言与法律责任第11-20页
 一、 网络谣言第11-16页
  1. 网络谣言的内涵第11-14页
  2. 网络谣言的成因第14-15页
  3. 网络谣言的合理性第15-16页
 二、 网络谣言的危害第16-17页
  1. 网络谣言对个体的危害第16-17页
  2. 网络谣言对集体的危害第17页
 三、 网络谣言与法律责任第17-20页
  1. 民事责任第18页
  2. 行政责任第18-19页
  3. 刑事责任第19-20页
第二章 网络谣言入罪机制第20-30页
 一、网络谣言与网络诽谤第20-21页
  1.净化网络空气第21页
  2.维护网络秩序第21页
 二、诉讼主体资格第21-22页
 三、网络谣言入罪的构成要件第22-23页
  1.网络谣言入罪的客观要件第22页
  2.网络谣言入罪的主体要件第22-23页
  3.网络谣言入罪的主观要件第23页
 四、网络谣言入罪的证明标准第23-26页
  1.网络诽谤和寻衅滋事罪的证明标准第23-25页
  2.敲诈勒索和非法经营罪的证明标准第25-26页
 五、网络证据的收集和保全第26-27页
  1.网络谣言入罪的证据收集第26页
  2.网络谣言入罪的证据保全第26-27页
 六、网络谣言入罪与网络言论自由第27-30页
  1.网络言论自由的表达第27页
  2.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第27-28页
  3.网络谣言入罪对网络言论自由的影响第28-30页
第三章 网络谣言入罪与网络谣言治理第30-41页
 一、网络谣言治理中的问题第30-36页
  1.网络谣言法资源的弱操作性第30-31页
  2.网络谣言入罪的搁置和滥用第31-33页
  3.网络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第33页
  4.政府的监管问题第33-34页
  5.网民的素养参差不齐第34-35页
  6.对公民宪法权利不重视第35-36页
 二、网络谣言治理新路径第36-41页
  1.整合网络谣言相关法资源第36-37页
  2.提高网络谣言入罪的门槛第37页
  3.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第37-38页
  4.降低监管力度让公民畅所欲言第38-39页
  5.构建理性成熟的网络社会第39页
  6.网络谣言入罪的合宪性审查第39-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下一篇:对建筑工程质量民事责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