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接触对象特征、接触程度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23页
   ·社会距离第11-20页
     ·概念界定第11-13页
     ·社会距离的测量第13-15页
     ·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第15-20页
   ·接触第20-23页
     ·接触理论第20-21页
     ·想象性群际接触第21-23页
3 问题提出第23-25页
4 研究一:社会距离问卷编制第25-29页
   ·研究目的第25页
   ·问卷编制第25-29页
5 预实验第29-32页
   ·预实验(一):实验操控有效性检验第29-30页
     ·研究目的第29页
     ·研究方法第29页
     ·研究结果第29-30页
   ·预实验(二):实验材料呈现方式对社会距离的影响第30-32页
     ·研究目的第30页
     ·研究方法第30-31页
     ·研究结果第31-32页
6 研究二:接触对象特征对社会距离的影响第32-37页
   ·研究目的第32页
   ·研究假设第32页
   ·研究方法第32-34页
     ·被试第32页
     ·材料第32-34页
     ·研究设计及具体过程第34页
   ·研究结果第34-36页
   ·讨论第36-37页
7 研究三:接触对象类型、接触程度对社会距离的影响第37-41页
   ·研究目的第37页
   ·研究假设第37页
   ·研究方法第37-38页
     ·被试第37页
     ·材料第37页
     ·研究设计及具体过程第37-38页
   ·研究结果第38-40页
   ·讨论第40-41页
8 讨论第41-46页
   ·接触对象特征对社会距离的影响第41-42页
   ·接触对象类型、接触程度对社会距离的影响第42-44页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第44-46页
9 研究意义第46-47页
10 研究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附录第53-59页
致谢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岛国气候难民问题研究
下一篇:规范企业惩戒权的制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