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6页 |
(一) 国内外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第13-16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基本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视觉文化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 | 第18-27页 |
一、 视觉文化的涵义和特征 | 第18-23页 |
(一) 视觉文化的涵义 | 第18-20页 |
(二) 视觉文化的特征 | 第20-23页 |
二、 视觉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23-27页 |
(一)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率 | 第23-24页 |
(二)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 第24-25页 |
(三) 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的改变 | 第25-26页 |
(四) 有利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革新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视觉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27-43页 |
一、 大学生视觉文化现状 | 第27-32页 |
(一) 视觉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 第27-28页 |
(二) 大学生对视觉文化的认识 | 第28-32页 |
二、 视觉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 第32-37页 |
(一) 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供更广阔的渠道 | 第33-34页 |
(二) 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 第34-35页 |
(三) 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 第35-36页 |
(四) 优化教育过程,促进教育活动和谐发展 | 第36-37页 |
三、 视觉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37-43页 |
(一) 视觉冲击泛滥对大学生思想和审美的误导 | 第38-39页 |
(二) “通俗”视觉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第39-40页 |
(三) 视觉文化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悖性 | 第40-43页 |
第三章 视觉文化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 第43-54页 |
一、 发挥视觉文化积极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 第43-47页 |
(一) 创新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的视觉素养 | 第43-45页 |
(二) 营造良好的视觉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 第45-47页 |
二、 充分利用视觉文化的多元化,着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第47-49页 |
(一) 发挥视觉文化载体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 | 第47-48页 |
(二) 重视媒介信息,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判断力 | 第48-49页 |
三、 优化视觉文化传播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 第49-54页 |
(一) 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 第50-51页 |
(二) 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渠道 | 第51-52页 |
(三) 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