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1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第8-12页
     ·研究背景:文化转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第8-10页
     ·研究现状第10-11页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第11-1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回顾第12-16页
   ·加强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意义研究第16-21页
     ·有利于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第16-17页
     ·有利于坚定理工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第17-18页
     ·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18-21页
第二章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第21-36页
   ·调查报告及统计分析——以天津大学为例第23-31页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第31-36页
     ·历史因素第31-32页
     ·现实因素第32-36页
第三章 进一步改进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策第36-48页
   ·完善教学管理第36-39页
     ·在管理内容方面,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第36-37页
     ·在管理过程方面,建立健全教育决策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控制机制第37-38页
     ·在教学评估方面,转变旧理念,树立评估新理念第38-39页
   ·优化教学环境第39-41页
     ·微观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调控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第39-41页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调控宏观环境的影响第41页
   ·加强学科建设第41-44页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第42页
     ·完善现代教学手段,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第42-43页
     ·理论联系实际,弘扬实践精神第43-44页
   ·规范教师队伍第44-48页
     ·从内部出发,提升教师各方面素质,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第44-46页
     ·从外部出发,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投入,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思路打造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第46-48页
第四章 网络化背景下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第48-58页
   ·理工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第49-51页
     ·条件上,资金充足、技术先进第49页
     ·主体上,理工科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有广泛的学生基础第49-50页
     ·时效性上,更新迅速,信息量大第50页
     ·作用上,与理论课教学相配合,是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补充第50-51页
   ·理工科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理论课教学的积极意义第51-53页
     ·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第51-52页
     ·有利于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适应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需要第52-53页
     ·有利于增强理工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第53页
   ·网络化背景下改进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途径第53-58页
     ·以人为本,明确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第54页
     ·以技术优势为支撑,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第54-55页
     ·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关键,把握网络文化的主动权第55-56页
     ·实事求是,与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模块工作相结合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2-63页
附录第63-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下一篇:民营企业投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