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政府介入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农村养老保险的政府责任及其定位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关于新农保制度实施中区县政府责任的理论分析 | 第17-25页 |
·基本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7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社会公正理论 | 第18-19页 |
·关于新农保制度实施中区县政府责任的分析框架 | 第19-25页 |
·组织责任 | 第19-20页 |
·财政责任 | 第20-21页 |
·监管责任 | 第21-25页 |
第3章 JS 区新农保制度实施状况概述 | 第25-38页 |
·JS 区实施新农保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 | 第25-26页 |
·经济与居民收入情况 | 第25-26页 |
·农村人口与养老情况 | 第26页 |
·JS 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和推进 | 第26-29页 |
·农保制度的探索性实施阶段 | 第27页 |
·农保制度的规范化推进和普及阶段 | 第27-28页 |
·由老农保向新农保稳步过渡的阶段 | 第28-29页 |
·JS 区新农保制度的实施 | 第29-38页 |
·JS 区新农保实施办法的制定和主要内容 | 第29-33页 |
·JS 区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及其步骤 | 第33-38页 |
第4章 新农保制度实施中 JS 区政府履责状况分析 | 第38-46页 |
·组织责任履行状况分析 | 第38-41页 |
·新农保组织工作方面的积极表现 | 第38页 |
·新农保组织工作方面的不足之处 | 第38-40页 |
·新农保组织工作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财政责任履行状况分析 | 第41-44页 |
·财政责任方面的积极表现 | 第41页 |
·财政责任方面的不足之处 | 第41-43页 |
·财政责任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监管责任履行状况分析 | 第44-46页 |
·监管责任方面的积极表现 | 第44页 |
·监管责任方面的不足之处 | 第44-45页 |
·监管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第5章 关于完善新农保制度实施中区县级政府责任的建言 | 第46-52页 |
·强化组织责任的措施 | 第46-47页 |
·提高和统一思想认识 | 第46-47页 |
·加强政府绩效考核 | 第47页 |
·强化财政责任的措施 | 第47-49页 |
·建立多元化的补贴方式 | 第47-48页 |
·对弱势群体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模式 | 第48-49页 |
·加强新农保基金管理 | 第49页 |
·强化监管责任的措施 | 第49-50页 |
·建立财政预警机制 | 第49页 |
·建立健全现代监督体系 | 第49-50页 |
·健全管理机制 | 第50页 |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权责任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