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详细摘要 | 第8-12页 |
Detailed Abstract | 第12-20页 |
1. 绪论 | 第20-4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综放开采技术及矿压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 第21-36页 |
·放顶煤开采技术发展简介 | 第21-23页 |
·综放开采的研究现状 | 第23-36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36-4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7-40页 |
2. 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面覆岩特征与力学机制 | 第40-64页 |
·工程概况 | 第40-44页 |
·矿井地质概况 | 第40页 |
·煤层赋存特征 | 第40-42页 |
·开采区段地质生产条件 | 第42-43页 |
·采区段煤岩物理力学特性 | 第43-44页 |
·上层煤开采顶板断裂及底板破坏特征 | 第44-50页 |
·新 102 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结构 | 第44-45页 |
·上层煤老顶断裂步距计算 | 第45-47页 |
·上层煤开采对底板损伤状态分析 | 第47-50页 |
·极近距离煤层判定与顶板分类 | 第50-53页 |
·极近距离煤层定义与判定 | 第50-51页 |
·极近距离煤层顶板分类 | 第51-53页 |
·采空区下冒落岩直接顶综放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力学模型 | 第53-62页 |
·冒落岩层和顶煤力学特性研究 | 第53-54页 |
·顶煤损伤变形刚度分析 | 第54-56页 |
·夹矸层的刚度 | 第56页 |
·顶煤与夹矸层的刚度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综放支架的工作特性 | 第57页 |
·采空区矸石的力学性态 | 第57-58页 |
·新 102 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力学模型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3. 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面覆岩运动规律 | 第64-90页 |
·新 102 综放面大小周期来压形成机理与过程 | 第64-66页 |
·新 102 综放面大小周期来压形成机理 | 第64页 |
·新 102 综放面大小周期来压形成过程 | 第64-66页 |
·新 102 综放面下位基本顶悬臂梁断裂位置计算 | 第66-74页 |
·三铰拱结构岩块间水平挤压力 | 第66-67页 |
·新 102 综放面下位基本顶悬臂梁受力分析 | 第67-68页 |
·新 102 综放面下位基本顶悬臂梁二次破断位置计算 | 第68-73页 |
·新 102 综放面小周期来压步距计算 | 第73-74页 |
·新 102 综放面下位基本顶断裂岩块回转稳定性分析 | 第74-76页 |
·新 102 综放面下位基本顶断裂滑落失稳分析 | 第74-75页 |
·新 102 综放面下位基本顶断裂变形失稳分析 | 第75-76页 |
·新 102 综放面上位基本顶断裂步距 | 第76-82页 |
·新 102 综放面上位基本顶承受载荷 | 第76页 |
·新 102 综放面上位基本顶初次断裂步距 | 第76-79页 |
·新 102 综放面上位基本顶周期断裂步距 | 第79-82页 |
·新 102 综放面大小周期来压支架工作阻力 | 第82-85页 |
·新 102 综放面小周期来压支架工作阻力 | 第82-83页 |
·新 102 综放面大周期来压支架工作阻力 | 第83-85页 |
·新 102 综放面大、小周期来压实测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90页 |
4. 多重支承压力综放面倾向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 第90-120页 |
·新 102 综放面两侧区域矿压分布规律分析 | 第90-92页 |
·新 102 综放面两侧区域下位基本顶断裂规律 | 第90-91页 |
·新 104 综放面侧向支承压力对上部区域支架液压规律影响分析 | 第91-92页 |
·关键块 B 力学分析 | 第92-99页 |
·关键块 B 力学模型 | 第92-93页 |
·关键块 B 的断裂位置 | 第93-95页 |
·关键块 B 参数 | 第95-99页 |
·关键块 B 的稳定性分析 | 第99-101页 |
·新 102 综放面上部拱脚位置支架工作阻力 | 第101-102页 |
·新 102 综放工作面应力分布数值计算 | 第102-116页 |
·新 102 综放面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第102-103页 |
·新 102 综放面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3-116页 |
·新 102 综放面倾向压力分布规律实测分析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20页 |
5. 采空区下综放液压支架空间承载特性及适应性研究 | 第120-162页 |
·综放四柱式支架的力学特性及承载特性 | 第120-137页 |
·综放四柱式支架的特点 | 第120-121页 |
·综放四柱式液压支架的空间力系解析 | 第121-124页 |
·综放四柱式液压支架的承载特性 | 第124-134页 |
·综放四柱式液压支架有效工作空间计算 | 第134-137页 |
·综放二柱式支架的力学特性及承载特性 | 第137-155页 |
·综放二柱式支架的特点 | 第137-138页 |
·综放二柱式支架的空间力系解析 | 第138-141页 |
·综放二柱式液压支架的承载特性 | 第141-149页 |
·综放二柱式液压支架有效工作空间计算 | 第149-155页 |
·新 102 综放面合理架型选择 | 第155-160页 |
·综放四柱式支架与综放二柱式支架承载特比较 | 第155-158页 |
·基于支架承载特性的架型评价 | 第158页 |
·新 102 综放面顶板合力作用点分析 | 第158-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6. 极近距离采空区下综放面支架—围岩控制与实践 | 第162-186页 |
·新 102 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与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 第162-171页 |
·大周期来压时整个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 第162-166页 |
·小周期来压时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 第166-170页 |
·非来压时工作面压力分布规律 | 第170-171页 |
·综放面支架—围岩事故的关键控制指标研究 | 第171-180页 |
·端面煤岩体片帮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第171-173页 |
·UDEC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73-174页 |
·综放端面片帮冒顶影响因素模拟 | 第174-180页 |
·综放面支架—围岩事故的分级控制指标 | 第180页 |
·综放支架液压系统故障分级检测方案 | 第180-182页 |
·液压系统泄漏故障检测仪的技术参数 | 第181页 |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案设计 | 第181-182页 |
·现场实践效果 | 第182-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185-18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86-192页 |
·论文的研究成果 | 第186-18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9-190页 |
·展望 | 第190-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98页 |
致谢 | 第198-200页 |
作者简介 | 第20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0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