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 写作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三、 写作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埃利希“活法”论的形成 | 第14-27页 |
第一节 作者及作品介绍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社会历史背景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思想理论渊源 | 第18-27页 |
一、 “活法”论对于 17、18 世纪自然法学思想的批驳与借鉴 | 第19-21页 |
二、 “活法”论对于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的继承与批判 | 第21-24页 |
三、 其他影响埃利希“活法”论形成的思想理论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中的“活法”论 | 第27-57页 |
第一节 埃利希的理论前提:立场和方法 | 第27-45页 |
一、 立论方法——对法律规则论的批判 | 第27-30页 |
二、 埃利希法学立场:社会的立场 | 第30-43页 |
三、 埃利希的法学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活法”论内涵 | 第45-57页 |
一、 埃利希时代的法律观 | 第45-47页 |
二、 “活法”的内涵 | 第47-53页 |
三、 “活法”的认识来源 | 第53-57页 |
第三章 对“活法”论的评价 | 第57-66页 |
第一节 “活法”论的合理性 | 第57-61页 |
第二节 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 第61-66页 |
一、 含混不清的法概念 | 第61-62页 |
二、 “活法”论空想的愿望 | 第62-63页 |
三、 “活法”论的正义观与“自由发现法律”之矛盾 | 第63-66页 |
第四章 “活法”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发 | 第66-75页 |
第一节 转变传统法意识 | 第66-68页 |
第二节 构筑制定法与“活法”的联合体 | 第68-72页 |
第三节 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之启示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