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一、BIMCO标准船舶武装保安合同概述 | 第10-18页 |
| (一) GUARDCON的产生背景 | 第10-13页 |
| 1.海上私人保安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 2.业内主要组织和国家对私人武装保安的态度 | 第11-13页 |
| 3.BIMCO标准船舶武装保安合同的出台 | 第13页 |
| (二) GUARDCON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条款 | 第13-16页 |
| 1.基本结构 | 第13-15页 |
| 2.主要条款 | 第15-16页 |
| (三) GUARDCON的主要特点 | 第16-18页 |
| 1.时代性 | 第16-17页 |
| 2.清晰明了 | 第17页 |
| 3.多功能 | 第17-18页 |
| (四) 本章小结 | 第18页 |
| 二、BIMCO标准船舶武装保安合同取得的成果 | 第18-30页 |
| (一) 明确了船长职权和责任 | 第18-21页 |
| 1.GUARDCON之前关于船长职权和责任的冲突 | 第18-19页 |
| 2.GUARDCON对船长职权和责任的规定 | 第19-21页 |
| 3.意义 | 第21页 |
| (二) 明确了保安人员的组成并提供了检验标准 | 第21-22页 |
| 1.保安人员组成 | 第21-22页 |
| 2.武装保安相关的许可证和执照 | 第22页 |
| (三) 规范了武力使用——勾勒出分层防御的理想模式 | 第22-26页 |
| 1.《武力使用规则》及其指南的性质 | 第22-23页 |
| 2.武力使用规则的运用 | 第23-26页 |
| (四) 明确了保险和责任承担 | 第26-29页 |
| 1.保险范围 | 第26-27页 |
| 2.最低保险额度 | 第27-28页 |
| 3.特殊情况下的绕航造成的损失 | 第28页 |
| 4.责任和赔偿 | 第28-29页 |
| (五) 明确了延误后的处理方式 | 第29页 |
| (六)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三、使用BIMCO标准船舶武装保安合同存在的困境 | 第30-38页 |
| (一) 与法律衔接的问题 | 第30-36页 |
| 1.私人武装保安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 | 第31-32页 |
| 2.船舶配载武器的问题 | 第32-34页 |
| 3.许可证和执照的问题 | 第34页 |
| 4.使用武力自卫的问题 | 第34-36页 |
| (二) 操作上的问题 | 第36-37页 |
| 1.船长职权的问题 | 第36-37页 |
| 2.延误后解约的问题 | 第37页 |
| (三)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四、GUARDCON对我国航运实践的借鉴意义 | 第38-48页 |
| (一) 我国海上保安业现状 | 第38-41页 |
| 1.实践情况 | 第38-39页 |
| 2.法律体系 | 第39-41页 |
| (二) 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GUARDCON | 第41-43页 |
| 1.对GUARDCON的评价 | 第41-43页 |
| 2.对GUARDCON的运用 | 第43页 |
| (三) 规范和完善我国商船武装保安的必要准备 | 第43-47页 |
| 1.法律完善 | 第43-45页 |
| 2.实践完善 | 第45-47页 |
| (四)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