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补偿金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海洋生态补偿金基础理论概述 | 第11-17页 | 
| (一) 海洋生态补偿金的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 1.生态补偿的概念 | 第11页 | 
| 2.海洋生态补偿的概念 | 第11-12页 | 
| 3.海洋生态补偿金的概念 | 第12-13页 | 
| (二) 海洋生态补偿金的作用 | 第13-14页 | 
| 1.解决外部效应 | 第13页 | 
| 2.提供公共产品 | 第13-14页 | 
| (三) 海洋生态补偿金中相关主体 | 第14-15页 | 
| 1.海洋生态补偿金的给付主体 | 第14-15页 | 
| 2.海洋生态补偿金的接受主体 | 第15页 | 
| (四) 海洋生态补偿金的来源 | 第15-17页 | 
| 1.国家财政转移支付 | 第16页 | 
| 2.市场机制补偿 | 第16-17页 | 
| 二、美国和新西兰的海洋生态补偿金制度 | 第17-21页 | 
| (一) 美国海洋生态补偿金制度 | 第17-20页 | 
| 1.美国纽约市清洁供水交易 | 第17-18页 | 
| 2.美国海洋生态补偿金的来源 | 第18-19页 | 
| 3.美国海洋生态补偿金设定标准 | 第19页 | 
| 4.美国海洋生态补偿金制度评价与借鉴 | 第19-20页 | 
| (二) 新西兰海洋生态补偿金制度 | 第20-21页 | 
| 1.新西兰富营养物排放许可交易 | 第20页 | 
| 2.新西兰生态补偿金交易制度的运行条件 | 第20-21页 | 
| 3.对新西兰生态补偿金交易制度的评价与借鉴 | 第21页 | 
| 三、我国有关海洋生态补偿金的制度及其缺陷 | 第21-26页 | 
| (一) 我国有关海洋生态补偿金的立法与政策 | 第21-22页 | 
| 1.国家层面 | 第21-22页 | 
| 2.地方层面 | 第22页 | 
| (二)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金的使用现状 | 第22-25页 | 
| 1.以威海市为例 | 第22-24页 | 
| 2.以厦门市为例 | 第24-25页 | 
| (三)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金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5-26页 | 
| 1.缺乏独立的全国性立法 | 第25页 | 
| 2.我国海洋生态补偿金的筹集渠道单一 | 第25-26页 | 
| 3.海洋生态补偿金的确认标准不明确 | 第26页 | 
| 4.海洋生态补偿金缺乏专项监督 | 第26页 | 
| 四、完善我国海洋生态补偿金制度的建议 | 第26-31页 | 
| (一) 颁布海洋生态补偿的单行立法 | 第27页 | 
| (二) 建立多元化海洋生态补偿金筹集渠道 | 第27-29页 | 
| 1.巩固并扩大专项财政转移支付 | 第28页 | 
| 2.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基金 | 第28-29页 | 
| 3.建立海洋生态补偿保证金 | 第29页 | 
| 4.发行生态补偿建设彩票 | 第29页 | 
| (三) 完善海洋生态补偿金的确认标准 | 第29-31页 | 
| 1.以开发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为标准 | 第30页 | 
| 2.以从开发海洋生态资源获益为标准 | 第30页 | 
| 3.以对海洋生态保护付出的成本为标准 | 第30-31页 | 
| (四) 完善海洋生态补偿金的监管 | 第31页 | 
| 结论 | 第3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