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固—液—气扩散法制备超疏水表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1.1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表面第9-11页
 §1.2 表面浸润性的理论背景第11-16页
     ·固体表面浸润性的表征方法第11-13页
     ·固体表面浸润性的影响因素第13-16页
 §1.3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第16-20页
     ·异相成核法第16页
     ·等离子体处理法第16-17页
     ·刻蚀法第17页
     ·沉积法第17页
     ·模板法第17-18页
     ·溶胶凝胶法第18页
     ·电化学法第18-19页
     ·层层组装法第19页
     ·纳米颗粒法第19页
     ·其他方法第19-20页
 §1.4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前景第20-24页
     ·透明和减反射超疏水涂层第20页
     ·结构颜色第20-21页
     ·流体减阻第21页
     ·生物表面第21页
     ·抗生物污损第21-22页
     ·防腐蚀第22页
     ·电池和燃料电池应用第22页
     ·电子设备的防潮涂层第22-23页
     ·超疏水织物第23页
     ·油水分离第23页
     ·微凝结第23-24页
 §1.5 超疏水表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第24页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药品、设备及表征方法第25-28页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第25-26页
 §2.2 实验测试表征方法第26-28页
     ·接触角测量(CA)第2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26页
     ·红外光谱仪测量(FT-IR Spectrometer)第26-27页
     ·热重分析(TG-DSC)第27页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7-28页
第三章 玻璃表面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28-39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实验部分第29-30页
     ·玻璃表面制备超疏水涂层第29-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38页
     ·超疏水表面测试原理第30页
     ·反应原料浓度对超疏水表面的影响第30-32页
     ·反应时间对超疏水表面的影响第32-33页
     ·浓盐酸体积对超疏水表面的影响第33-34页
     ·MTES制备超疏水表面第34-36页
     ·红外分析第36-37页
     ·热重分析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纯硅沸石膜的制备与表征第39-54页
 §4.1 引言第39-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3页
     ·铝片表面的预处理第40-41页
     ·Silicalite-1沸石小晶种的制备第41-42页
     ·基底引入Silicalite-1沸石小晶种第42-43页
     ·Silicalite-1沸石膜的制备第4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3-53页
     ·合成时间对Silicalite-1沸石膜的影响第43-45页
     ·合成温度对Silicalite-1沸石膜的影响第45-47页
     ·拉膜次数对Silicalite-1沸石膜的影响第47-49页
     ·合成液配比对Silicalite-1沸石膜的影响第49-50页
     ·合成液搅拌时间对Silicalite-1沸石膜的影响第50-52页
     ·Silicalite-1沸石膜的热重和差热分析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沸石表面超疏水涂层制备及超疏水涂层性质研究第54-61页
 §5.1 前言第54-55页
 §5.2 实验部分第55页
     ·沸石表面超疏水涂层制备实验第55页
     ·超疏水涂层的性能研究实验第5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5-59页
     ·沸石表面超疏水涂层结果表征第55-56页
     ·超疏水涂层耐酸碱性研究第56-57页
     ·超疏水涂层热稳定性研究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附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珠萃取技术的研究及在毒物毒品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含N,O配体金属簇合物的构筑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