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2.1 钢筋混凝土材料抗冲击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抗冲击性能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3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ANSYS/LS-DYNA模型建立及验证 | 第23-30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ANSYS/LS-DYNA有限元程序简介 | 第23页 |
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3-26页 |
2.3.1 混凝土材料模型及参数 | 第23-25页 |
2.3.2 钢筋材料模型及参数 | 第25页 |
2.3.3 模型建立基本思路 | 第25-26页 |
2.4 LS-DYNA有限元模型试验验证 | 第26-29页 |
2.4.1 钢筋混凝土梁落锤试验验证 | 第26-28页 |
2.4.2 钢筋混凝土板落锤试验验证 | 第28-29页 |
2.4.3 钢筋混凝土墙摆锤试验验证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墙抗冲击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 第30-43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有限元模型和材料参数 | 第30-31页 |
3.2.1 有限元模型 | 第30-31页 |
3.2.2 材料模型 | 第31页 |
3.3 动态响应分析 | 第31-34页 |
3.3.1 轴压比的影响 | 第32页 |
3.3.2 墙宽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边缘构件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破坏模式分析 | 第34-37页 |
3.4.1 损伤图分析 | 第34-35页 |
3.4.2 墙体形状分析 | 第35-37页 |
3.5 极限荷载作用下墙体抗冲击性能的分析 | 第37-41页 |
3.5.1 极限荷载作用下构件响应阶段分析 | 第37-39页 |
3.5.2 冲击作用下墙体破坏失效临界冲击能判别准则的探究 | 第39-40页 |
3.5.3 墙体破坏失效分析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连续性倒塌试验验证及分析 | 第43-57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钢筋混凝土框架连续倒塌试验验证 | 第43-47页 |
4.2.1 试验介绍 | 第43-44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4.2.3 试验验证 | 第45-47页 |
4.3 抽柱试验模拟 | 第47-49页 |
4.3.1 A柱(E柱)抽柱模拟 | 第47-48页 |
4.3.2 B柱(D柱)抽柱模拟 | 第48-49页 |
4.4 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冲击作用下的响应 | 第49-54页 |
4.4.1 有限元模型 | 第49-50页 |
4.4.2 框架位移分析 | 第50-51页 |
4.4.3 框架倒塌过程分析 | 第51-53页 |
4.4.4 冲击不同位置柱时框架的整体响应 | 第53-54页 |
4.5 加密柱箍筋对框架抗倒塌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剪力墙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 第57-67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燃气爆炸作用下剪力墙破坏分析 | 第57-58页 |
5.2.1 燃气爆炸基本介绍 | 第57页 |
5.2.2 燃气爆炸对剪力墙破坏的数值模拟 | 第57-58页 |
5.3 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58-60页 |
5.4 应力传递路径分析 | 第60-63页 |
5.4.1 未移除墙体时的变形应力分布 | 第60页 |
5.4.2 移除Q18 时的变形应力分布 | 第60-61页 |
5.4.3 拆除Q18和Q19 时的变形应力分布 | 第61-62页 |
5.4.4 拆除Q17、Q18和Q19 时的变形应力分布 | 第62-63页 |
5.5 连续倒塌分析 | 第63-66页 |
5.5.1 倒塌过程分析 | 第63-65页 |
5.5.2 墙顶水平位移分析 | 第65-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