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第一章 植物病原卵菌的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 植物病原卵菌的侵染方式及主要病害 | 第12-14页 |
·植物病原卵菌的侵染方式 | 第12-13页 |
·主要的植物病原卵菌引起的病害 | 第13-14页 |
2 植物病原卵菌效应因子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植物病原卵菌的胞外效应因子 | 第15-16页 |
·植物病原卵菌的胞内效应因子 | 第16-20页 |
第二章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1 酵母双杂交技术 | 第20-21页 |
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 第21页 |
3 免疫共沉淀技术和GST pull-down技术 | 第21-22页 |
4 蛋白质芯片 | 第22页 |
5 串联亲和纯化技术 | 第22页 |
6 其他技术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30-86页 |
第一章 几个效应因子分泌功能的验证 | 第32-40页 |
摘要 | 第32页 |
ABSTRACT | 第32-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试剂及培养基 | 第33-34页 |
·实验用菌株和植物材料的培养条件 | 第34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34-35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35-36页 |
·分泌功能的测试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PsISO,VdISO,PsCRN108和PsCRN78具有分泌功能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大豆疫霉几个效应因子的转录激活活性的测定 | 第40-48页 |
摘要 | 第40页 |
ABSTRACT | 第40-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5页 |
·试剂及培养基 | 第41-42页 |
·实验用菌株和植物材料的培养条件 | 第42页 |
·大豆疫霉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2-4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43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43页 |
·目的基因转录激活活性的检测 | 第43-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页 |
·目的基因的转录激活活性的检测结果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大豆中与PSCRN115互作蛋白的筛选 | 第48-60页 |
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48-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试剂及培养基 | 第49-50页 |
·实验用菌株的培养条件 | 第50页 |
·大豆疫霉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50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1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51页 |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 | 第51页 |
·酵母阳性转化子验证和功能鉴定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诱饵蛋白pDEST32::CRN115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页 |
·诱饵蛋白无自激活活性 | 第52-53页 |
·酵母双杂交筛库结果和拟靶标蛋白的确定 | 第53-59页 |
3 讨论 | 第59-60页 |
第四章 与PSCRN115互作蛋白的验证 | 第60-74页 |
摘要 | 第60页 |
ABSTRACT | 第60-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7页 |
·试剂及培养基 | 第61-62页 |
·实验用菌株和植物材料的培养条件 | 第62页 |
·大豆疫霉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2页 |
·植物材料的RNA提取和cDNA的合成 | 第62-6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63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3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63-65页 |
·酵母双杂交验证CRN115与拟靶标基因的互作 | 第65-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2页 |
·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 | 第67页 |
·Bait、Prey蛋白的毒性与自激活活性检测结果 | 第67-68页 |
·PsCRN115可能与α-tublin和CAT1a互作 | 第68-72页 |
3 讨论 | 第72-74页 |
第五章 CAT基因、PSCRN115和PSCRN63三者之间互作的鉴定 | 第74-86页 |
摘要 | 第74页 |
ABSTRACT | 第74-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9页 |
·试剂及培养基 | 第75-76页 |
·实验用菌株和植物材料的培养条件 | 第76页 |
·大豆疫霉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76页 |
·植物材料的RNA提取和cDNA的合成 | 第76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76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6-78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78页 |
·酵母双杂交鉴定烟草和大豆中的CAT基因、PsCRN115和PsCRN63三者之间的互作 | 第78-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4页 |
·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 | 第79页 |
·Bait、Prey蛋白无毒性与自激活活性 | 第79页 |
·PsCRN63可能与CAT1a和CAT1b互作 | 第79-82页 |
·PsCRN115可能与PsCRN63不互作 | 第82-84页 |
3 讨论 | 第84-86页 |
全文总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