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1.1 体育锻炼 | 第13-15页 |
1.1.1 体育锻炼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1.1.2 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2 体象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体象 | 第15-16页 |
1.2.2 体象的测量 | 第16-18页 |
1.2.3 体象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1.3 社交焦虑 | 第21-24页 |
1.3.1 社交焦虑的概念界定 | 第21页 |
1.3.2 社交焦虑的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3.3 社交焦虑的成因 | 第22-23页 |
1.3.4 社交焦虑的测量 | 第23-24页 |
1.4 体育锻炼、体象和社交焦虑 | 第24-28页 |
1.4.1 体象与社交焦虑 | 第24-26页 |
1.4.2 体育锻炼与社交焦虑 | 第26页 |
1.4.3 体象与体育锻炼 | 第26-28页 |
1.5 体育锻炼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 第28-30页 |
1.5.1 体育锻炼的中介作用 | 第28页 |
1.5.2 体育锻炼的调节作用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30-33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30-31页 |
2.1.1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30-31页 |
2.1.2 拟研究问题 | 第31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2.3 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第32-33页 |
2.3.1 研究意义 | 第32页 |
2.3.2 研究创新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33-34页 |
3.2.1 多维身体自我意象量表(MBSRQ) | 第33页 |
3.2.2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 | 第33页 |
3.2.3 社交焦虑及苦恼(SAD) | 第33-34页 |
3.3 研究程序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35-57页 |
4.1 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象和社交焦虑的描述性统计 | 第35-37页 |
4.1.1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描述性统计 | 第35页 |
4.1.2 大学生体象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4.1.3 大学生社交焦虑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4.2 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象和社交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第37-42页 |
4.2.1 大学生体育锻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4.2.2 大学生体象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4.2.3 大学生社交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4.3 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象和社交焦虑的关系 | 第42-57页 |
4.3.1 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象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 | 第42-43页 |
4.3.2 体象对社交焦虑的预测 | 第43-45页 |
4.3.3 体象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体育锻炼的中介作用 | 第45-49页 |
4.3.4 体象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体育锻炼的调节作用 | 第49-57页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第57-69页 |
5.1 体育锻炼、体象、社交焦虑的总体情况 | 第57-62页 |
5.1.1 体育锻炼的总体情况 | 第57页 |
5.1.2 体象的总体情况 | 第57-61页 |
5.1.3 社交焦虑的总体情况 | 第61-62页 |
5.2 体象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 第62-64页 |
5.3 体象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体育锻炼的中介作用 | 第64-65页 |
5.4 体象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体育锻炼的调节作用 | 第65-67页 |
5.5 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象、社交焦虑的建议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6.1 结论 | 第69-7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页 |